見月明 作品

第292章 又一新課程



            為了讓他們更加了解宗教是什麼,陳景恪決定從頭講一講宗教的起源和發展。

“宗教具體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已經不可考,據推測很有可能在部落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當時的人不瞭解大自然,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風雨雷電、日月星轉。”

“就以為是有偉大的存在,也就是神靈,在操縱這一切。”

“出於敬畏和祈求風調雨順,就誕生了最原始的自然崇拜……”

朱元璋眉頭一挑,一個困擾他許久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陳景恪為什麼不畏懼神靈?

這特釀的是壓根就不承認有神靈存在啊。

不過還好,中國自古以來就不乏無神論者,其中很多還是知名的大學問家。

所以朱元璋也並沒有覺得,他的這種想法有什麼離經叛道的地方。

不信就不信唄,又不影響什麼。

事實上,他還真想錯了。

陳景恪以前或許是無神論者,穿越後想法就變了。

連穿越都能發生,有神靈也不奇怪。

從此,他對神靈的看法就有所改變了。

更偏向儒家,怪力亂神敬而遠之。

你存不存在,對我來說無所謂,我敬而遠之就行了。

老子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如果真的有神,也是為了維護天地運轉的,哪有心情去關心一個人的喜怒哀樂?

在祂眼裡,人和螞蟻是沒區別的。

人類的祈求,對神來說壓根就無所謂,又怎麼會給予響應。

既然神靈至高至偉至公,不會因為我的信仰有所改變,那我為何還要信仰,為何還要恐懼?

“最早時期,人類施行的應該是政教合一體制……當然,這只是推測。”

“有些文明一直保持政教合一,傳承至今。”

“有些文明則在發展過程中,實現了政教分離,也就是世俗化的王權,華夏文明就是如此。”

見他們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陳景恪就知道,他們並不知道政教分離意味著什麼。

就強調道:“政教分離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可以說,直接決定了一個文明未來的走向。”

朱元璋三人都露出不解的表情?有什麼不一樣嗎?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宗教將一切偉力都歸於神靈,一切榮耀歸於神靈,一切的成績也歸於神靈……”

“神靈就是一切。”

“按照宗教思想,神農嘗百草,那是神靈讓他去做的,功勞是神靈的,和神農無關。”

“人類應該感謝的是神靈,而不是神農。”

“祭祀祖先,也是對神靈的不忠誠。”

“大多數宗教,都反對祭祀祖先。”

“基教明文規定,祭祀祖先就是對神靈的不忠是異教徒,要被處死。”

“死後也要下地獄,永世受苦。”

“伊教雖然沒有強迫不許懷念祖先,卻也反對厚葬,不建議祭祀祖先。”

“就連佛教,最初也不贊同祭祀祖先。”

“後來傳入中原,為了傳教不得不修改了教義。”

朱元璋勃然大怒:“竟然不許祭祀祖先,簡直就是邪教行徑,此等宗教決不允許踏入我大明半步。”

朱標和朱雄英都深以為然,別的都好說,不許祭祀祖先絕不能容忍。

陳景恪心下暗暗開心,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對於一個崇尚祖先崇拜的文明來說,不許祭祀祖先簡直無法忍受。

百姓可以不在乎國家,不在乎族群,不在乎文明,卻不能不在乎祖宗。

至少對於現在的華夏文明來說是這樣的。

“一個文明一旦被宗教思想禁錮,就會變成死水一般,無法再發展出燦爛的文化。”

“所以我們要慶幸,華夏文明早早的就實現了政教分離。”

“我們的祖先擁有自由的思想,去探索世界解釋世界,才有了現在華夏文明的燦爛輝煌。”

這時,朱雄英突然說了一句:“現在的儒家,和宗教又有何區別?”

朱元璋心頭一震,像,實在太像了。

朱標畢竟是接受過正統儒家教育的,雖然他不是唯儒家論,卻也不想看到別人詆譭儒家。

“莫要胡言亂語,儒家思想乃世俗化思想,怎麼能說它是宗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