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289章 這就是大明




他由衷的,為大明有如此遠見卓識的君主感到高興。



所以在接到命令,猜到朝廷的打算之後,他立即就做出了安排。



搞,必須要將場面搞起來。



將這一行的成果,展示給大明的子民們看一看。



準備好一切,船隊才駛入泉州。



雖然朝廷沒有組織人來迎接,早就接到消息的當地百姓,自發的前來看熱鬧。



然後他們就看到了終生難忘的一幕。



一車車的金銀珠寶,沒有做任何掩蓋,就這樣大咧咧的暴露在世人面前,招搖過市。



一隊隊長相奇特衣著怪異的域外人,從船上下來,讓百姓們大開眼界。



當然,更加震撼的是那些外國商人和使節。



這座城市太繁華了。



聽說這只是南方的一座不大的港口城市,那大明的國都該是何等的繁華。



然後是各種從未見過的飛禽走獸,被從船上拖出。



其中帶給大家最大震撼的,當屬獅子。



不是因為它的兇猛,而是外貌。



這玩意兒咋這麼奇怪?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咋這麼像狻猊啊?莫不是真的抓到神獸了?



然後獲得越來越多人的認同。



很快,遠洋商隊抓來了神獸狻猊的消息,就傳遍了泉州。



越來越多的人跑來,只為一睹神獸的雄姿。



即便衙門的人出來闢謠,說這是獅子,就是高門大戶門前看大門的石獅子。



百姓們依然不相信。



石獅子、舞獅,他們都見過,和真的獅子也不一樣吶。



分明就是狻猊,衙門肯定是故意隱瞞的。



至於隱瞞的原因,很簡單啊。



外面竟然有神獸,那是不是還有別的什麼東西?



更準確的說,是不是真的找到了海外仙山?



倒也不怪百姓們愚昧什麼的,而是石獅子確實很抽象,除了叫石獅子之外,模樣實在和獅子關係不大。



中國是沒有獅子的,最早接觸獅子應該是西域各國進貢來的。



就有人覺得很威武,就將其雕刻下來放在門口。



後來就成了習俗。



但見過獅子的人太少了,大家只能參考最早的石獅子進行仿製。



過程中難免會加上一些個人的想象。



比如將獅子頭上的毛弄成自然捲。



然後,石獅子越來越不像獅子。



以至於大家見到真獅子,反而不願意相信它是獅子了。



反倒是覺得和狻猊很像。



不過不管怎麼說,陳景恪的目的是達到了。



確實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使節團在泉州展覽了這次貿易的收穫,還拿出了一部分進行售賣。



來自域外的奇珍異寶,著實讓百姓們開了眼。



尤其是拿出來售賣的東西,引起富豪們的追捧,基本都賣出了天價,更是讓百姓們興奮。



趙秩還讓人寫了幾塊牌子,上面簡單介紹了幾個域外主要國家的風土人情。



這些來自域外的信息,確實勾起了百姓對外面世界的興趣。



尤其是東南沿海的百姓,本就是中國最喜歡冒險的群體。



或是出於對外界的好奇,或是被那些財寶吸引,很多人都生出了出去闖一闖的念頭。



三天後,使節團再次出發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這次他們兵分兩路,趙秩帶領一路從大運河北上。



耿子茂則帶領另一路,沿著海岸線北上。



沿途的各大港口、各大城鎮,全都要去一遍。



每到一地,都會引起巨大的轟動。



大多數人都第一次知道,原來大明之外還有如此廣闊的天地。



這不是華夏文明第一次和域外文明接觸,相反,華夏與外界的接觸相當頻繁。



即便是南北朝時期,也和中亞國家有著頻繁的交流,更別提唐朝時期了。



可是這種交流,只存在於高層和局部,大多數百姓是無法接觸到的。



別說是古代,二十一世紀又何嘗不是如此。



如果沒有互聯網,大多數百姓恐怕這輩子也無法獲知太多外國信息。



像現在這樣,由國家組織的,如此大規模的,向普通百姓展示域外信息。



在華夏曆史上還是首次,帶給百姓的衝擊也是無與倫比的。



當然了,受震撼最大的還是隨船隊而來的外國人。



以前他們沒少聽聞關於中原,關於東方大國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