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280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

有句話叫樹欲靜而風不止。



大明想要休養生息,可外敵卻不會配合。



雲南那邊叛亂不斷,更準確說,大明至今尚未真正征服雲南全境。



很多部落逃到了原始叢林,不服朝廷的管理。



還有些部落口服心不服,叛降不定。



即便朝廷制定了種種民族政策,效果依然不大。



幸得西平侯沐英鎮守,方才確保了大明對雲南的統治。



川蜀一帶的南蠻部落也同樣如此,不知道發什麼瘋,好幾個部落叛亂。



只是很不幸的是,恰好趕上傅有德鎮川蜀。



老傅一瞅這情況頓時樂了,毫不客氣的笑納了這份軍功。



一個月的時間不到,就徹底平定了叛亂。



之後朱元璋調整了軍事部署,在四川、湖廣、貴州三地設立都司,防範南蠻再次作亂。



反倒是兩廣、江西、福建等地,這兩年沒有爆發什麼土人之亂。



究其原因,還是太孫朱雄英安撫得法。



這些土人部落,果然如之前約定的那樣安分守己。



遇到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也不再如之前那般直接造反,而是派人來找太孫告狀。



朱雄英也不是所有的條件都滿足,而是分情況。



如果他們佔理,就幫他們討回公道。



為此陸陸續續處置了十幾個不當人的貪官汙吏。



如果是他們的要求過分,朱雄英不但不滿足,還會給予訓斥。



有時候還會寫信,狠狠的痛罵他們的首領等人。



捱了訓斥的土人部落,不但不生氣,反而乖乖的改正。



然後送上禮物,表示一定改正,太孫您別生氣。



這讓所有人無不嘖嘖稱奇。



很多時候,這些省份的地方官遇到和土人相關的棘手事情,也會派人來求助朱雄英。



只要他發話,幾乎沒有解決不了的。



可以說,這一份成績,為朱雄英賺足了聲望。



尤其是雲南、兩湖、川蜀、貴州等地的蠻夷作亂,更是襯托的他不凡。



不過,這些土人作亂雖然麻煩,對朝廷來說不過是癬疥之疾。



真正麻煩的還是來自於北元的壓力。



也速迭兒殺死天元帝父子,自命蒙古大汗。



他上位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廢除了元朝國號、取消了皇帝稱號,也廢除從中原學習到的政治制度。



全面恢復了蒙古舊制。



如果認為他這麼做是為了去漢族化,那就太小瞧他了。



忽必烈擊敗了他的祖先阿里不哥,成了蒙古大汗,然後建立了元朝。



他廢除元朝國號,去皇帝稱號,全面恢復蒙古舊制。



就是為了否定忽必烈一系所做的一切。



同時也讓自己獲得了‘正統’身份。



既然忽必烈一系的做法是錯的,那我恢復蒙古舊制就是對的。



我才是蒙古黃金血脈的繼承人。



我殺了脫古思帖木兒父子也不是造反,而是為了維護蒙古正統。



他這一招確實很好用。



之前說過,雖然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但蒙古人並沒有大規模南遷去中原定居。



大部分人依然生活在草原上,過著祖祖輩輩一樣的生活。



所以,蒙古人基本上還保持著祖輩的生活習慣。



元朝皇室從中原學到的那一套政治制度,反而顯得格格不入。



以前這種情況還不嚴重,畢竟首都在北平。



這種政治制度,更多是用來治理中原和南方的。



草原上依舊使用原本的制度。



可等北元王廷逃到草原上,這就情況就顯得很突兀了。



現在也速迭兒全面恢復蒙古舊制,反而更符合大眾的認知。



兩廂一對比,可不就顯得他更像正宗的蒙古大汗嗎。



接受他的統治,好像也不是什麼問題啊。



也速迭兒輕鬆的洗去了犯上作亂的罪名,搖身一變成了蒙古正統的維護者。



再憑藉手中強大的實力,很快就獲得了蒙古各部的效忠,成為了真正的大汗。



然後他果如陳景恪所預料的那樣。



新主上位,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必然會南下劫掠的。



況且蒙古這兩年,接連遭到大明的軍事打擊,損失也非常嚴重。



不南下劫掠,是無法順利熬過這個冬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