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253章 帝國時代

第253章帝國時代

只有帝國才能構建體系,而非體系成就帝國。

因果關係不能搞反了。

前世大致出現過兩個世界性體系,全都是帝國建立的。

第一個是英國建立的全球殖民體系。

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的威名。

後來各殖民地反抗激烈,英國無奈的發現,殖民體系無法維繫了。

或者說,維繫殖民體系已經入不敷出。

於是他們就建立了第二套體系,自由貿易。

誰最喜歡自由?

強者。

總結起來就是,燈塔神話破滅,自由貿易體系即將崩潰。

去掉公平的自由,你追求一個試試。

是的,恐怕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大家正處在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節點上。

陳景恪也不知道了,他的能力也只能做到這一步。

各個主要經濟體,都在想辦法渡過難關。

比如某些特定貨物,必須要用英國商船運輸,殖民地不得和英國的主要商品競爭。

他雖然對全球體系不甚瞭解,但只要知道一個大致方向,慢慢摸索就行了。

有人要抬槓了,我是弱者也追求自由。

這之後發生了很多事情,因為說這事兒被屏蔽了,修改不知道多少次都不給過,這裡就不細說了。

自由貿易,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競爭的過他。

但全球體系是前所未有之事,沒有人知道有這玩意兒,更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去建立。

經濟總值佔世界的三分之一,後世甚至有人說是三分之二。

最終的目的就是宣揚華夏文明,讓華夏的聲音主導世界。

套用一句惡俗的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到了。

然後就是尋找合適的時機,移民建立新的藩屬國。

等這個計劃完成,後續該怎麼做。

當前世界,有資格建立全球體系的,只有大明。

但弱者追求的自由,是以公平為前提的自由。

是的,殖民和自由貿易體系同時存在,主打一個靈活運用。

只能說,相信後人的智慧。

二戰結束後,英國國力衰退,自由貿易的大旗被美國接過。

我們將見證很多歷史。

“這就是大明。”

言歸正傳。

還有就是體系內的成員國,不得擅自和敵對國貿易等等。

是的,每個人都追求自由。

拿起筆,在紙上點了一個點。

靠著掠奪殖民地財富,英國實現了工業化,成為全球最發達的國家。

然後再以這個組織為核心,搭建殖民和自由貿易體系。

於是他建立了一套自由貿易體系。

反正大明的家底夠厚,而且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嘗試。

強者追求的自由,是沒有公平的。

這才是帝國所謂的自由的本質。。

工業總產值佔全球工業總產值的百分之四十。

陳景恪的計劃,以大明及其藩屬國為核心,構建一個核心組織。

當然,所謂的自由也只是單方面的。

但有了陳景恪就不一樣了,大明相當於開卷考試。

直到有一天,將地球大部分的土地,都納入大明的宗藩關係之內。

大明可以毫不謙虛的說,自己就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自由讓強者愈強。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說服朱元璋開始著手打造體系。

又圍繞這一點畫了一個小圓:

“這就是藩屬國體系。”

在小圓的外面,畫了一個大圓:

“這就是商業聯盟體系。”

“當聯盟足夠強大的時候,就可以制定世界性的規則,所有國家不遵守就寸步難行。”

“到時候,沒有進入聯盟的圈外國家,都是待宰的羔羊。”

“甚至到了必要的時候,圈內的部分國家,也可以作為羔羊宰殺掉。”

“不用害怕他們反抗,只要給他們留一口氣,他們就不會反抗。”

“不過不到最後一步,儘量不要拿圈內國家開刀。”

“大明要利用全世界的資源來發展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將來就算商業聯盟體系崩潰,大明還有宗藩體系當後盾,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棋手。”

“如果連宗藩體系都無法維繫,那咳,您懂得。”

“”

所有人都懂,這麼龐大的體系都能玩崩,亡國也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