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227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

至於讓他糾正陳景恪輕慢之事……

陳景恪時不時就逾矩,難道朱元璋就不知道?

不,他什麼都清楚。

甚至這種逾矩就是他自己放縱出來的。

可他依然提醒牛二虎去糾正。

目的很簡單,人為的為兩人制造矛盾。

一個是君主的護衛統領,一個是君主最器重的臣子。

如果兩人關係好,那後果可就太嚴重了。

所以,必須要讓兩人產生矛盾。

但這種矛盾又不至於讓他們反目成仇。

禮儀方面的小毛病,就是最合適的。

只要牛二虎不當眾斥責,搞的陳景恪下不來臺。

雙方最多也就是心中相互膈應,不會成為死仇。

至於陳景恪會不會聽勸……

朱元璋表示,有他在背後放縱,以陳景恪那輕慢的性子,是改不了的。

——

陳景恪還不知道,老朱在背後悄無聲息的算計了他一把。

不過就算知道了也無所謂。

朱元璋這麼做,可以說是人之常情。

換成他自己,也會這麼做的。

試想一下,如果胡惟庸和宿衛統領關係好,或許天下已經改姓了。

朱元璋這一招就是用來防野心家的,沒有造反的心思,其實無所謂。

至於和牛二虎的關係……

他和牛二虎本就沒啥共同語言,之前也沒有什麼交情,這樣就挺好。

會議結束回到宿舍,見朱雄英沒有回來,就猜到這小子肯定找徐妙錦獻寶去了。

著實有些讓人無語。

不過想想他姓朱,又覺得一切都正常了。

之後他坐下來,拿出手稿做最後的檢查。

這都是近幾個月,他根據記憶,還原出來的火藥、火槍和火炮的改良之法。

火藥這玩意兒比較好弄,就是提純和顆粒火藥。

至於無煙火藥、發射藥乃至炸藥,他都會弄。

但眼下不適合拿出來。

飯要一口一口吃,科技樹要一步一步的攀登。

作為兵器,穩定、產量大才是王道。

太高端的現在弄出來,也沒辦法大規模生產裝備,黑火藥反而比較合適。

槍炮這東西,就比較麻煩了。

前世他連軍迷都算不上,對這玩意兒瞭解實在有限。

只知道先有火銃,然後有了火繩槍,後來又有了燧發槍,再後來貌似就進入定裝彈時代了。

對這些槍的結構也瞭解有限,只知道大致的外形和原理。

反倒是對現代槍支瞭解還多一點。

比如他就知道莫辛納甘和ak的大致結構……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至於火炮,他就只知道先有前裝火炮,然後有了後裝彈火炮,最後就是定裝彈火炮。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沒辦法,他只能將自己瞭解的幾種火炮外形,全部畫下來。

然後將思路寫出來。

具體的細節完善,就交給這個時代的工匠吧。

又修改了一些細節,總算是確定了最終草稿。

第二天,他拿著朱元璋的手諭前往軍器局。

朱雄英也非要跟過去湊熱鬧,還將徐妙錦也帶了過去。

陳景恪那叫一個無語,你小子能不能有點出息。

不過很快,朱雄英就開始後悔了。

因為一路上徐妙錦追著陳景恪問東問西,目光裡充滿了崇拜。

朱雄英幾次插話,想要將她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都以失敗告終。

將他氣的牙癢癢。

陳景恪心中暗笑不已,讓你小子嘚瑟。

不過他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的太過。

開始有意的將話題往朱雄英身上引導。

小女孩沒有那麼多複雜的心思,注意力很快就又回到了朱雄英身上。

然後這個傢伙立馬就忘了方才的不快,眉開眼笑起來。

陳景恪再次無語。

一旁的牛二虎則有些尷尬,陳伴讀好像又逾矩了,可現在這種情況咋提醒啊?

而且太孫貌似過於喜歡徐娘子了啊。

和陛下真是太像了。

以後要好好巴結徐娘子,將來多一個靠山。

說說笑笑,眾人就來到了軍器局。

軍器局是洪武十三年設立,專門打造兵器之所。

別看名字聽著響亮,實際上地位非常低下。

軍器局大使才是正九品,真正的芝麻官。

所以,多餘就不用說了。

大明的火器幾百年都沒進步,答案就寫在題面上。

不過大明對火器倒是一直都挺重視的。

朱元璋爭霸天下時期,就廣泛使用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