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205章 禪讓就是笑話

朱雄英也豁出去了,厚著臉皮將事情講了一遍。

說起來也是他自己的問題,想在小姑娘面前炫耀自己的學識。

順便說一句,‘老頭這個稱呼,也是徐妙錦來了之後才出現的。

男人嘛,懂的都懂。

然後今天講聖賢廟的故事,就被徐妙錦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這他哪知道啊,只能跑來問陳景恪。

陳景恪也有些驚訝,果然不愧是能上史書的才女的。

《華夏簡史》成書這麼久,她是第一個留意到這個問題的人。

將來肯定是一代賢后。

自己這個媒人也與有榮焉啊。

然後陳景恪拉長聲音說道:“哦……小屁孩,有什麼好培養感情的。”

朱雄英臉上掛不住了,怒道:“放肆,怎麼和本太孫說話呢,還有沒有上下尊卑了。”

陳景恪斜睨道:“嘖,惱羞成怒了。你敢勾搭人家小姑娘,還怕人說啊。”

朱雄英面紅耳赤,爭辯道:“什麼勾搭,那是我未婚妻……天經地義之事。”

陳景恪大笑不已,不過也沒再拿這事開玩笑。

小孩子臉皮薄……嗯,雖然朱雄英臉皮有點厚,但也是小孩子。

萬一真說的臉上掛不住,從此疏遠徐妙錦,那就弄巧成拙了。

所以笑過之後,他正色道:“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如果是你問的,我一點都不奇怪。”

“沒想到,會是她問出來的。”

朱雄英一點都不覺得不好意思,得意的道:

“那是,人聰明著呢。”

陳景恪啞然失笑,老朱家疼媳婦的基因真會遺傳嗎?

“此事與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有關。”

朱雄英高興的道:“我也是這麼想的,肯定是黃帝時期生產力不夠,沒有辦法維持龐大的國家。”

“等到大禹時生產力提高,足以維持龐大國家,才由他建立了第一個朝代。”

陳景恪反問道:“那黃帝為何又可以登基為帝呢?”

朱雄英自信的道:“因為他的實力最強,誰不聽話他就打誰。”

“雖然沒有辦法建立一個龐大帝國,卻可以靠武力讓其他部落臣服。”

陳景恪點點頭,讚許的道:“你能想到這些,已經很不錯了。”

“這個答案不能說錯,但也只能說沾上點邊。”

朱雄英非但沒沮喪,反而沾沾自喜道:

“嘿,竟然沾邊了,看來這麼些日子沒白學。”

陳景恪心下莞爾,這貨心態是真好。

“經過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神農氏等先賢的發展。”

“黃帝時期,社會制度已經比較完善。”

“金屬工具也已經普及,牛馬驢騾等畜力工具也已經普遍使用。”

“總體來說,當時的生產力其實已經很高了,足以構建一個朝代。”

“但別忘了還有生產關係。”

“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

“並非生產力提高,生產關係就能一蹴而就,這需要一個漫長的總結過程。”

“就好比東周時期,生產力提高了,舊有的生產關係被打破。”

“先賢們用了數百年探索,才找到新的更適合的制度。”

朱雄英不停點頭:“諸子百家就是在探索過程中誕生的,對吧。”

陳景恪說道:“對,諸子百家都在嘗試構建新的生產關係。”

“黃帝時期也是如此,生產力提高了,生產關係還沒有來得及做出調整。”

“當時人們以部落為單位,沿著大江大河定居。”

“隨著金屬工具的出現,更多的土地被開墾,更多的糧食被生產出來,更多的商品出現。”

“各個部落的交流也愈加頻繁,大家互通有無,一起對抗猛獸和敵人……”

“馬匹和船隻等代步工具的出現,讓交流更加的方便。”

“交流頻繁,也會讓矛盾增多……”

“當時的天下共主神農氏,無力解決這些矛盾,漸漸失去了人心。”

“黃帝部落的實力越來越強,靠著出色的軍事能力傲視群雄。”

“而且黃帝行事有章法能服眾,漸漸的他就成了共主,後來更是登基為帝。”

“但生活習慣一時間依然難以改變。”

“大家習慣了按照部落生活,讓他們對另一個部落的首領效忠,是很困難的。”

“所以黃帝的地位,更像是部落聯盟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