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178章 培養聖人?

再說了,只要將方孝孺這個叛徒收拾了,區區陳景恪又能成得了什麼氣候。

於是,在退朝後,一群人氣沖沖的回去準備寫文章駁斥。

——

朱元璋回到乾清宮,剛剛坐下就見馬皇后帶著福清公主走了進來,後面還跟著看熱鬧的朱雄英。

福清公主殷勤的道:“爹爹……您渴不渴,這是我給您沏的茶,上好的龍井。”

朱元璋心裡很是受用,嘴上卻嘆道:

“真是女大不中留啊,要不是為了陳景恪那臭小子,恐怕咱還喝不到這杯茶。”

福清公主俏臉頓時就紅了,不依的道:“爹爹,您再這樣說,以後我就不給您沏茶了。”

朱元璋笑道:“好好好,咱不說了。”

然後竟真的就不說了,悠哉悠哉的品起了茶。

這可把福清公主給急壞了,想問又不好意思,只能在一旁乾著急。

馬皇后看不過去了,說道:“你個老不修的,快說說朝會的情況吧。”

朱元璋這才說道:“咱早就說了,不用擔心,有咱在還能讓他吃了虧不成?”

福清公主心中一喜,又有些疑惑的道:

“那可是剃髮,儒生們就沒指責他?”

朱元璋說道:“怎麼沒有,不少人說要將他罷官。”

“只是還沒等我開口,藍玉就先跳出來將他們駁斥的啞口無言。”

福清公主驚訝不已。

藍玉?雖然打仗是把好手,可他能辯的過那群文官?

馬皇后和朱雄英也是將信將疑,藍玉站出來支持陳景恪,他們不意外。

可他能在口才上勝過儒生……那不是開玩笑嗎?

於是朱元璋就將朝堂上的事情說了一遍。

聽完後,福清欣喜不已,馬皇后啼笑皆非。

朱雄英則笑了起來,他想起大本堂開課時,陳景恪懟常繼祖等人的事情。

一句‘我救過太孫’,就將幾人給整不會了。

和眼下這一幕,何其相似。

藍玉等人得理不饒人,翻來覆去就那兩句話,將那群文官給堵的說不出話來。

笑過之後,朱元璋嘆道:“陳景恪真是能惹事啊,讓他去控制一下疫情,他就給咱弄出個剃髮來。”

“而且事先也不請示一下咱,著實可恨。”

尤其是想起前段時間,自家媳婦和乖孫,竟然一起懟咱。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朱雄英火上澆油道:“就是,他實在是目中無皇爺爺,回來一定要好好教訓教訓他。”

福清公主自然能看得出兩人是開玩笑,並不著急。

馬皇后卻說道:“景恪此舉雖顯莽撞,卻真正讓我放心了啊。”

這句話說的沒頭沒尾,福清公主和朱雄英都一頭霧水。

什麼意思?怎麼就放心了?

朱元璋卻明白她的意思,這種行為證明,陳景恪不是心思陰暗之人。

所以,他也深以為然的道:“是啊,咱沒有信錯他啊。”

福清和朱雄英更是疑惑,什麼沒有信錯?

為何我完全聽不懂你們再說什麼?

但朱元璋和馬皇后都沒有為他們解釋的打算。

馬皇后又說道:“那個方孝孺,確實是個人才。我總算是知道,景恪為何會如此重視他了。”

朱元璋不服氣的道:“那明明是咱發掘的人才,只是被他撿了個便宜罷了。”

馬皇后倒也沒有否認,確實是他最先發現的方孝孺,並給出了‘此莊士,當老其才’的評語。

現在方孝孺的變化雖然有點出人意料,但恰恰印證了這句評語。

當老其才。

他正在快速蛻變成長,未來的成就不可限量。

朱雄英猛然想起,當初陳景恪給他說過的一番話:

對聖人言要經歷三個階段,相信,質疑,再相信。

初學時將聖人言奉為圭臬。

經歷的事情多了就產生懷疑。

到最後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在聖人言裡寫著。

但陳景恪最後又加了一句,如果能撇開聖人言,找到屬於自己的辦法。

那就是新的聖人。

方孝孺所走的路,於這番話何其相似啊。

先是狂熱的儒家信徒,意圖復興周禮。

被自己一番話駁斥之後,開始質疑儒家那一套。

後來覺醒,又重頭研究儒家的學問。

而現在……他似乎正在走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