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161章 功勳九轉

徐達慢里斯條的將詔書收起,問道:

“你一個月和高熾通一封信,就什麼消息都沒打聽到?”

朱棣苦笑不已,自己這點小伎倆完全瞞不過老丈人啊。

索性也就不再套話,直言道:“高熾雖然聰慧,但畢竟年齡還小,能打探到的消息不多。”

“不過,我從他的話裡聽出,爹孃和大哥很重視陳景恪。”

“我也有想過會不會是他,可他才多大,依靠什麼獲得我爹信任的?”

徐達沒有解釋,而是說道:“這個世界總有許多,你無法理解的人和事。”

“我以為我已經很高看陳景恪了,沒想到他比我想的還要厲害。”

朱棣追問道:“他到底做了什麼,您不能告訴我嗎?”

“不能。”徐達果斷拒絕:

“也不要試圖招惹陳景恪,你惹不起他。”

朱棣有些吃驚,更多的是不服:

“您莫要危言聳聽,我堂堂親王會怕他?”

“爹還能為了他,將我殺了不成?”

徐達說道:“那倒不至於,但能讓伱變成一個普通的親王。”

朱棣更加震驚,如果說這話的不是自己的老丈人,他肯定會以為對方在開玩笑。

可正是因為說這話的是老丈人,他才更加震驚。

憑什麼?

我爹是皇帝,我娘是皇后,我大哥是太子。

我是塞王,親衛衛隊過萬,有權力調動北平的兵馬。

這樣的我,竟然不是一個小小伴讀的對手?

招惹了他,有可能會被貶成普通親王?

他到底有什麼本事,能將我爹給迷惑成這個樣子?

連親兒子都不顧了?

說起來他和陳景恪還是有些淵源的。

王妃徐妙雲產下孩子之後,一直在使用陳景恪制定的療養之法調理身體。

朱高熾在皇宮裡,和他的關係也很好。

當然了,朱棣是不敢和陳景恪結交的。

你一個藩王私下結交太孫伴讀,是何居心?

但他對陳景恪關注一點都不少。

別的不說,這一手出神入化的醫術,就足以讓他關注了。

正因為熟悉,他也知道陳景恪比較受重視。

可怎麼都沒想到,竟然能重視到這種程度。

看著不敢置信的女婿,徐達感同身受。

他也是前幾天沒事兒幹,拿著軍用地圖瞎捉摸,才意外發現了朝廷的佈局。

遷都,黃河改道,寶鈔新政,軍制改革,軍戶修新都,在地方摻沙子……

這些政策,拆開單獨看,也都是利國利民之策。

真正讓他心驚的是,這些大動作竟然都能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環環相扣的大局。

這些環節相互促進,減少其它環節的難度。

比如用軍戶修建新都,既節省了民力,又安置了軍戶,減少了軍制改革的麻煩,還在地方摻了沙子。

寶鈔新政也是一樣,現在新鈔推廣已經進入瓶頸。

其一是新鈔數量少不夠用;其二是偏遠一些的地方不好推廣。

一個新都修下來,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還有就是,修新都要投入海量的錢糧。

在不加稅的情況下,朝廷是拿不出那麼多錢的。

寶鈔新政的成功,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他最近一直在關注寶鈔新政,知道皇帝手裡握著至少四千萬貫新鈔。

後續還有一億多貫。

約等於朝廷不花一分錢修建了一座新都,還解決了錢荒問題。

這些事情,每一樣單拎出來,他都要想很久才能明白。

可現在竟然有人能佈一個這樣大的局。

其眼界之廣,智慧之高,膽量之大,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

只能用恐怖來形容。

可現在有人做成了,就是那個少年,陳景恪。

他也一度懷疑自己判斷錯了,可將事情從頭到尾梳理一遍。

又‘審問’了自己的好大兒徐允恭,得到了更多內幕,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當時他比現在的朱棣還要震驚。

然後就是深深的慶幸,還好早早就和陳景恪結下了善緣。

他說朱棣惹不起陳景恪,也並非胡說。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就知道了,一個這樣的大才,和一個藩王兒子,哪個對朝廷更重要?

當那個藩王兒子,主動招惹這個大才的時候,該怎麼做?

毫無疑問,將那個不開眼的兒子雪藏起來。

他相信,朱元璋也會這麼做的。

想到這裡,徐達拍了拍朱棣的肩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