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44章 這孩子,能處

突然,實在太突然了。

呂氏前幾天還好好的,怎麼說沒就沒了?

一般的太子妃薨逝,並不會引起太大的動靜。

但朱標不一樣,大明副皇帝可不是吹出來的,他的太子妃地位很高。

這麼重要的人物暴斃,自然是朝野震動,話題性一度蓋過了科舉重啟和趙瑁案,

群臣紛紛上表哀悼,勸說太子節哀。

朱標的表現很奇怪,難過自然是有的,卻一直不肯去靈柩看呂氏。

群臣並沒有多想,只以為他們伉儷情深,不願面對。

朱元璋表現的很是惋惜,讓宗人府和禮部操辦喪事。

並沒有人懷疑太子妃的死因,蓋因之前沒有絲毫風聲。

知道真相的那幾個人,也都牢牢的將嘴巴閉上,不敢透漏一絲消息出去。

毛驤得知太子妃此事,嚇的渾身癱軟,坐在椅子上半天站不起來。

從此之後就變得沉默寡言了許多,行事也有所收斂。

陳景恪聽到太子妃呂氏暴斃的消息,沉默了許久。

他又不傻,自然不相信什麼暴斃。

她的死,可以說起因皆是因為自己。

若沒有自己的那一番操作,她也不會被懷疑,前世就順利等到了朱允炆繼位。

而現在一切都變了。

朱元璋心目中最重要的三個人是誰?

毫無疑問,馬皇后、朱標、朱雄英。

但凡有一點可疑之處,他必然會一查到底。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只要呂氏做過什麼,必然能查出蛛絲馬跡。

甚至就算她沒做過,只要朱元璋產生了懷疑,她也很難活下來。

只是沒想到的是,朱元璋下手會這麼快這麼幹脆。

果然不愧是開局一個碗得天下的人。

至於為什麼是用暴斃的方法,而不是先廢除太子妃,然後再殺掉。

這個倒是很好猜,家醜不可外揚。

要是傳出太子妃謀害太孫的消息,皇家將威嚴掃地。

對朱雄英來說,也容易造成心理陰影。

也會讓後宮其她嬪妃產生不該有的想法。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自此讓唐朝的皇位傳承充滿了血腥味。

老朱可不想大明也變成這個樣子。

且呂氏能體面的死,估計也和她孃家的情況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