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為過去

朱元璋深思片刻,依然沒有鬆口,而是問道:“公孫聰,你可還有什麼要說的?”

公孫聰回道:“陛下,天下貧富不均……北方地處前線,征戰不斷……”

“為表公平,臣以為當按照省、府劃分名額取士,給天下讀書人出仕的機會。”

“同時也可防範某地為官者多,結黨營私。”

本來眾人聽到按地區劃分名額,還想反對。然而聽到後半句,頓時就不敢說話了。

尤其是淮西和江浙兩派的官員,更是臉色大變。

在他們看來,這話就是指著他們鼻子罵娘了。

李善長臉色也非常難看,你朱元璋藉著胡惟庸案殺了多少淮西系的人,還不肯罷休嗎?

這次朱元璋沒有和他們商量的打算,直接就拍板道:“好,就以此策而行。”

“任昂。”

“臣在。”

“你協同公孫聰儘快拿出詳細方略。”

“遵旨。”

任昂非常興奮,停考十三年的科舉,在自己的任上重啟,這是妥妥的大功一件。

天下讀書人都要說他一聲好。

而且禮部的權力一大半都是來自於科舉。

自從科舉停辦,禮部的地位從僅次於吏部的

現在重啟,自己這個禮部尚書的權力也變的更大。

於公於私,他都是最樂於見成的。

至於皇帝提出了兩個條件,根本就不算問題。

朱元璋繼續說道:“今年還剩下五個月有餘,足夠開一次恩科。”

“明年再舉辦一次正科,以後三年一屆,永為定例。”

任昂激動的道:“陛下聖明。”

其餘人也紛紛道:“陛下聖明。”

這確實是近些年來,最讓人高興的事情了。死氣沉沉的朝堂,也多了幾分喜氣。

但有幾個人,表情卻有些不自在。

那就是王本、杜佑、龔斆、杜斆、趙民望、吳源等人,他們都是四輔官。

重開科舉這麼大的事情,皇帝竟然沒有找他們商量。

而是讓初入朝堂的公孫聰出面,這裡面代表的東西太多了。

再加上皇帝已經數次表達出,對四輔官制度的不滿,這讓幾人心情更加沉重。

然而,朱元璋接下來的動作,讓他們徹底失去了所有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