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第15章 太孫伴讀

封官?陳景恪早就猜到了會這樣,所以並不意外。

“謝陛下,只是草民年幼無知恐無法擔此重任,且也會引起他人非議。”

朱元璋笑道:“你的擔心是多餘的,歷代皆以神童為祥瑞,任用神童為官屢見不鮮。”

“雖然咱不信此等祥瑞之說,但也不介意啟用神童。”

“百官那裡你更無需擔心,他們比咱還希望見到神童入朝為官。”

陳景恪非常驚訝,還有這回事兒?

但仔細想想就能明白那些人的想法了,不外乎‘天賦皇權’四字。

皇帝要用‘天意’來為皇權加碼,百官維護‘天意’就是在維護他們賴以生存的法統。

弄幾個神童掛個虛職,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呢。

朱元璋不屑於用神通裝點自己,但文官很樂意啊。

想到這裡,他心下有些無奈,好不容找到的理由沒想到竟然不能用。

他只能硬著頭皮說道:“御醫無不是醫中國手,我豈敢與他們相提並論,只願入太醫院為一名學生足以。”

朱元璋眉頭一皺:“你不願入朝為官?”

陳景恪連忙解釋:“非是不想為官,實在是不想當出頭的椽子。”

朱元璋愣了一下,然後啞然失笑:

“皇榜都敢揭,咱還以為伱是膽大包天的人,不成想竟如此謹小慎微。”

“你都這麼說了,若咱非要給你封官,倒顯得咱不通人情。”

陳景恪訕笑不已,但見朱元璋沒有生氣,心中也鬆了口氣。

史書上都說朱元璋有時候很小氣,對那些不肯出仕的人喊打喊殺。

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他殺的是對大明心懷不滿的人,或者是藉著隱居為名辭官,然後到處浪的。

對那些真心隱居的,他也不會強求。

這兩種觀點陳景恪也不知道哪個是對的,但以他的親身經歷來看,後者更有道理一點。

朱元璋沉吟道:“但你要在宮中行走,必須有個合適的身份才行,咱想想有什麼合適的職務。”

太醫院也有規矩,只有獲得御醫資格的人才能獨立行醫。

其下就是吏目,只能當御醫的助手。

再之下就是學子,連當助手的資格都沒有,平時就是學習跟著打雜。

陳景恪想在宮裡行走,至少也要是個御醫才行。

他不想當御醫,就只能想個別的身份。

可宮裡一個蘿蔔一個坑,一時間又哪裡能想到合適的,總不能給他個禁軍宿衛的身份吧?

陳景恪將來就算不當御醫,也定然是走文官這條路,是絕不能當宿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