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左輪 作品

第96章 四木三兇

 這樣過了兩天。 

 李巖突然回來對胡湘說:“不好了,公子,華大人,可能要被處斬,” 

 “啊,消息可靠嗎?” 

 李巖把打問情況細說了下。 

 事情是這樣的,今天上午,李巖去茶肆和羅日願見面,羅日願告知,今天在早朝上,議論關於華嶽的案子,眾多主戰派官員,還有些清正的官員魏了翁、真德秀紛紛為華嶽求情,宋寧宗也說華嶽才華橫溢,想免華嶽死罪。 

 可是史彌遠一派官員紛紛不同意,圖謀殺害朝廷大臣,不殺不足於正綱法,朝紀,尤其是史彌遠提拔的官員親信,人稱四木三兇,分別是薛極、胡矩﹑聶子述﹑趙汝述,李知孝、梁成大﹑莫澤等人。 

 但羅日願說這個陛下仁厚,謙虛,如果史彌遠執意要殺華嶽,怕陛下也做不主, 

 李巖又問皇帝如何理政的,羅日願說:“陛下每次面見群臣,無論群臣所奏連篇累牘,時間多長,陛下都和顏悅色,耐心聽取,沒有一點厭倦的樣子,陛下很謙虛,但很少有所諮訪詢問,只是在默默聽聽,大臣們的論奏聽完了就完了,既不表態,也不決斷,進奏的臣已經口乾舌燥,最後卻仍然不得要領,大小事情都是靠吏丞相辦理,決斷” 

 胡湘也懷疑宋寧宗是個頭腦簡單之人,雖然仁厚節儉,但根本沒有理政能力。 

 其實歷史上宋寧宗確實是理政無方,沒有治國能力,依靠大臣,尤其是依靠丞相,韓侂冑為相時,依靠韓侂冑處理政務,史彌遠陰謀殺害韓侂冑後,就升史彌遠為丞相,依靠史彌遠處理朝政。 

 曾經有這樣軼事典故 

 宋寧宗雖然忠厚,但也好學,而且是一代名儒彭龜年擔任他的老師,但宋寧宗似乎只注重讀書的數量,對書中的內容意義卻是一知半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他的理政能力未能有所提高。即位不久,群臣的奏疏就因得不到他的及時批覆而堆積如山。 

 彭龜年建議他,讓負責進呈奏疏的通進司把奏疏開列一單,皇帝閱後,在單子上註明需要親自過目的部分,其他的就可交由三省、樞密院處理,這樣,處理奏章的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對自己這位學生的天分,彭龜年可以說深有了解,因此他乾脆附上了單子的格式,以便寧宗能夠照葫蘆畫瓢。但這番幾乎是手把手的教導,不知寧宗是真看不懂,還是嫌麻煩,最終沒有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