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左輪 作品

第17章 改進古代鍊鐵-坩堝鍊鋼

 “大哥,我和李道長學習煉丹時,看到李道長是這樣煉丹的,把硃砂,雄黃放在密閉陶瓷內,然後在八卦爐內燃燒,燃燒數日,李道長說丹藥會在裡面會九轉循環,則成大還丹,我想把熟鐵和木炭粉也放在密閉陶器內煅燒,在裡面九轉循環,是不是也能得到精鋼,做成兵刃則削鐵如泥,”胡湘說道。 

 “古法就沒有這裡鍊鋼的,爐內炙熱,怕陶器不行,得讓工匠用耐火黏土做容器,”大哥道。 

 其實胡湘說的是坩堝鍊鋼法,胡湘也並不瞭解坩堝鍊鋼法,但胡湘知道鐵的含碳量越高,則鋼鐵越堅硬,木炭和熟鐵混合高溫下,能讓碳滲透到鐵液裡面,成為高碳鋼。 

 雖然高爐內爐溫達不到讓熟鐵融化,但爐膛內局部溫度應該能達到,再說只是煉一小塊。 

 直接告訴大哥吧,不好切入,正好胡湘想到,煉丹時候,古人都是把硃砂等藥石放在密閉容器內,在八卦爐內高溫焚燒煉大還丹,和此法接近,也就順口說出了。 

 坩堝鍊鋼法,能煉成高碳鋼,硬度非常大,能製作工具鋼材料,如鉗工用的各種銼刀,車工用的切削鋼材的車刀,各種在鋼材上鑽孔的鑽頭都是用這種高碳鋼製作的。 

 鋼鐵發展史上,1742年英國人洪茲曼將滲碳、鐵料切成小塊置於封閉的黏土坩堝中,在坩堝外面加熱,鐵料繼續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為高碳鋼水,澆鑄成小錠後鍛打成所需的形狀。 

 其實比英國更早的古代烏茲鋼也是用這個方法煉出的鋼錠,賣給大馬士革,在鍛打成鋒利堅硬的寶刀-大馬士革刀。 

 (順便說一下,坩堝鋼是在封閉的粘土坩堝中冶煉出坩堝鋼,不是把鐵料,放在敞開的坩堝裡面加熱,那不屬於坩堝鋼範疇,那可以看著是平爐鍊鋼法,有的小說把生鐵熟鐵放到坩堝裡面融化,就說是坩堝鋼,有興趣的可以查看下鋼鐵發展史。) 

 還有如果把煉好的坩堝鋼在融化成液體,那鋼的含碳就會降低了,硬度也就降低了,而且坩堝鋼不能在高溫下鍛打,不然就容易失碳,成了低碳鋼了。 

 沒有金剛鑽是攬了瓷器活的,必須先把各個加工工具製作出了,如各種銼刀等加工鋼鐵的工具。 

 過了中午胡湘才離開鐵場。 

 回到武安城,胡湘看到街邊多有醉酒者,被人扶著行走,今天怎麼有這多醉酒的! 

 又碰到了李肥和李堂,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 

 “李肥,李堂你們怎麼喝成這樣了,”胡湘問道 

 “原來是湘哥,湘哥你不講義氣了,你家有如此美酒怎麼不早給兄弟品嚐,”李肥說道。 

 “今天去酒肆喝酒,店掌櫃說從你家購買了美酒逍遙醇,兄弟品嚐了真乃瑤池玉液,小弟忍不住喝了一罈,過癮!”李堂說道。 

 原來胡管家,上午就向各個酒肆推銷酒,說是胡府新釀造的逍遙醇,各家店掌櫃品嚐了無不驚歎,紛紛購買。 

 因為度數高,人還是按以前的碗喝,那就容易醉了。 

 “哦,那是我家得到一個古法,剛釀造的酒,”胡湘說道。 

 胡湘見二人醉的厲害,便叫阿貴送他們回家。 

 回到家裡,父親正和胡管家商量著怎麼增加酒的產量,是要準備自家釀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