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言名 作品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史書?未必可信!

我在如同數據庫一般的大腦中仔細回想著《史記》中關於這件事的表述。




太史公在《蒙恬列傳》中言蒙恬:暴師於外十餘年,在《李斯列傳》中言李斯的偽詔提到蒙恬:十有餘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耗。




從這裡可以推斷出從蒙恬北伐匈奴到嬴政駕崩,至少有十年。可嬴政死在三十七年,如果是按照《史記》記載,蒙恬在三十二年才北伐匈奴,期間不過五年,哪來的十餘年?




再者太史公說嬴政是因為盧生的“亡秦者胡也”才決定北伐匈奴,可是要知道,在戰國時草原部落已經是中原的大患。長平之戰趙國死了幾十萬人,都沒把李牧從長城調回來,再加上燕、趙、秦不約而同修建長城抵禦匈奴,可見那時候匈奴已經嚴重威脅到中原的安全。




按照太史公的記載,這五年間匈奴竟然在趙、燕盡皆滅亡,北方沒有駐紮重兵,長城沒有連成一線的情況下都沒有攻進中原,以及襲擾離黃河最近處只有千里、離河南地不過五百里的咸陽?




此外,太史公自己記載,秦並天下時,疆域達到了“……北據河為塞,並陰山……”,並且二十六年設置郡縣時,三十六郡中已有九原郡。




陰山在哪?哪怕是餘脈也在黃河以北,也就是說此時最起碼匈奴已經被趕出了河南地,難道匈奴突然善心大發,主動退出了河南地?




至於九原郡,連起來的長城並沒有把九原郡圈到長城內,而是藉助黃河天險及北方的長城守衛九原郡。換句話說,九原郡就是長城以外、黃河以南的那片地。如果二十六年大秦沒有拿下河南地,設置九原郡的目的何在?




烏氏倮兩人見我深思良久都沒有接話,還以為又說錯了話,兩人對視一眼,烏氏倮小心叫了一聲:“陛下?”




我回過神來。確實,太史公的記載有太多紕漏,有很多不合理、前後矛盾的表述。要驗證也簡單,咱就在大秦,回去後找李斯或者隨便誰問一下就知道了,這種事他們可不會記錯。




想到這,我長呼一口氣,定了定心神,道:“怪不得先皇如此重視你們,這件事確實對大秦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