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言名 作品

第二十八章 我即位秦二世皇帝





李斯所說合情合理,歷史上嬴政死後,胡亥即位後也是一直在修建驪山陵,直到秦末起義爆發尚且在建造中。




此後又有些人提出了建議,但大同小異,我點點頭沒有說話。




其餘人見我的態度,一時也不敢貿然開口,馮去疾仍然一副老神在在的表情,沒有說話。




我看眾人的表現,便開口道:“茲事體大,容後商議。”




“朕在以往與各色人等接觸時,發現幾個有才能的人,意欲將這些人納入朝堂。一者是左校令章邯,其人有些軍事才能,朕希望他在蒙恬將軍軍中歷練,官職由蒙恬將軍據情安排。”




嬴政死後蒙恬便趕回了咸陽,邊軍交由王離暫時執掌,聽聞我的話後,蒙恬起身道:“謹遵陛下之命。”




“左校令及先前朕代為執掌的將作少府,李斯,你選出合適的人後稟朕。”




李斯自然稱是。




“二者便是待詔博士叔孫通,朕有意讓其進入博士宮,任博士一職。”




此話一出,眾人又是神色各異,雖然早有預料我即位後會重用儒家,但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




李斯很想站起身反對,但他知道,此時我剛剛登基,現在反對我不是好的時機。




但有人可是按耐不住。




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何穗率先起身躬身道:“臣稟陛下,皇帝在世時,曾兩次與儒家之人進行過探討,但儒家之人非但不能理解皇帝的良苦用心,而且對我大秦的國情民情不甚瞭解,所提之策與我大秦歷來的刑律之法背道而馳。不僅如此,儒家還多次誹謗皇帝,皇帝不得已而將儒家之人從朝堂盡數驅逐。如今先皇剛剛駕崩,陛下便將儒家之人納入朝堂,臣恐天下之人對陛下稍有微辭。”




我看著何穗,此人也是法家一派,但與李斯的關係並不是很好。法家內部也極為複雜,分為很多流派,比如李斯,雖然他是法家一派,但其早年卻是師承荀子。




何穗所說確實是實情,嬴政一死我就推翻他的決策,再加之我身上儒家的屬性,可能會引發一些議論。不過他未必沒有私心在裡面,不論如何,讓儒家的人進入朝堂,對他們總歸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