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貓的男人 作品

第15章 國之政(一)

 張良等人對於趙暄的這一段話開始認真考慮,覺得趙暄將一個政治上的內容解釋得很是清楚,但是真的能夠做到麼? 

 “方才說的是政,接下來咱們說治。何為治?禹時治水,周時治黃河,老子也曾道“治大國如烹小鮮”,那治是什麼?”趙暄發問了。 

 張良細想後道:“公子,在下理解的治就是能夠達到百姓有衣,生活有食,居家有保的狀態。” 

 陳平道:“公子,在下認為治就是官員與百姓互為依託,無官員用權,無官員用私。” 

 叔孫通則道:“公子,在下認為的治則是禮所達者,民所願者也。” 

 趙暄點了點頭,道:“你等所說都是治,但都是一種程度上的治,那麼治究竟為何?” 

 見張良等人疑惑,趙暄也就繼續道:“所謂治,理也。梳理,整理,這就是治。梳理什麼?整理什麼呢? 

 一、梳理法:讓法成為我國的一個基本的態勢,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法在理先,理在法中。就是說我們要制定一套法制,用法制來形成我們的生活規範,讓百姓與官員在法的制度裡,在法的規則裡生活與工作,不能夠出了法的圈,要是出圈了就必須按照法來執行,沒有人可以有特權,沒有人可以凌駕於法之人。理也就是道德是要在法之後的,法理不容的人是很難得到旁人的同情的,但法並不是理,記住,法就是法,這是一個準繩,這是一個規則,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道。但是隻有法是不全面的,理還是要講的,我們不是一個機關,不是一個沒有情感的畜生,因此上理要在法允許的範圍裡存活,還是那句話,一切脫離了法的存在都是不可能的,包括未來的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