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的蛙 作品

第265章 一統江湖

 中書令胡衝、光祿勳薛瑩看到孫皓想要自刎,急忙阻止:“陛下為什麼不效仿安樂公劉禪呢?”

 孫皓聽了,也準備準備投降用的東西,帶著棺材綁著自己,率領各個部門的文武百官,來到王濬軍隊前投降。王濬用同樣禮節給孫皓解了綁,燒掉了棺材,以王禮對待。

 唐人有劉禹錫寫出西塞山懷古感慨這:

 西晉的樓船一路開到益州,金陵的王氣已經悄然黯淡沒了光澤。千米長的鐵鎖沉下了江底,一片投降的旗號從石頭城出來。

 人間歷史輪迴為往事而受傷,江山制度仍然沒有任何變化還是讓人感覺一片寒流。今天正碰上四海為家的時候,故鄉的蘆狄在秋天的吹動下更顯蕭瑟落寞。

 就這樣東吳的四個大州,四十三市區中心,三百一十三個縣城,戶口五十二萬三千家,官吏三萬二千人,兵二十三萬,男女老幼二百三十萬人,米穀二百八十萬鬥,舟船五千多艘,後官佳麗五千多人,都是大晉的了。王事已定,出榜過去安撫百姓,把吳國府庫倉稟都給查封了。

 第二天,陶濬的兵沒有上陣打仗就分崩離析了。琅琊王司馬伷還有王戎帶著大部隊都過來了,看見王濬獲得了大功勞,心中非常高興。第二天,杜預也過來了,大犒三軍,開倉過去賑濟吳民。於是吳民都安定放下了心。只剩下建平市長吾彥,還在頑強抵抗;再聽說了吳國已經滅亡的消息後,才過來投降。王濬上表報告捷訊。朝廷聽說吳國已經平定,君臣都過來玩祝賀,過去拜壽。

 晉主拿著杯子流著眼淚:“這是羊太傅的功勞呀,可惜他不能看見了!”

 驃騎將軍孫秀退下朝廷,面向南方哭著:“以前壯年時候過去討伐,因為一個校尉而創立基業;現在孫皓放棄江南過來投降!蒼天啊,這是什麼人啊!”

 王濬班師回朝,把吳主孫皓帶到洛陽面見國君。

 孫皓登上大殿低著頭過來見晉帝。

 晉帝賞座:“朕設此座等待卿已經很久了。”

 孫皓對答:“臣在南方,也設國這座等著陛下。”

 帝大笑。賈充問孫皓:“聽說君在南方,經常挖人眼目,毀人臉皮,這是什麼刑罰?”

 孫皓:“人臣想要弒君還有奸佞不忠心的,就會用這種刑罰。”

 賈沖默然不說話,好像被戳中了一樣,有些慚愧。帝封孫皓當歸命侯,子孫封為中郎將,隨即把過來投降的

宰相輔臣都封侯。丞相張悌陣亡,封了他的子孫。封王濬當輔國大將軍。剩下的人都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