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的蛙 作品

第55章 袁術被劉備攻破,口吐大血飲黃泉!

 袁紹瀏覽完後,考量了一番:“劉玄德攻打滅掉了我的弟弟,我本來可以對他見死不救;但是我看重鄭尚書的信譽,不得不前去救助他。”就聚集了文武百官,商量著要帶著兵去討伐曹操。

 導師田豐:“這連年征戰,百姓都非常的疲乏,倉庫的資源也所剩不多了,不可以帶著大軍興兵南進。應該先派人給天子報告捷訊,要是行不通,那就說曹操阻攔我的王侯之路,然後帶著兵屯集黎陽;更是在河內增加了很多小船,放置武器軍火,分車派遣精兵,屯紮在旁邊。不到三年,事情就可以謀定了。”

 另一個謀士審配拍馬屁:“不行。以主公的英明神武,安撫河朔這片地帶強盛起來,再帶著兵討伐曹賊,這事易如反掌,何必再去遷走要這三年的時間這麼久?”

 沮授:“治敵勝利之法,不在於是否強大。曹操的軍法既然管用,士兵們都精明幹練,可比公孫瓚畫地為牢截然不同。現在放棄獻捷操的這種策略,卻沒有緣由的帶著兵去攻打,這種做法明智的主公是不會去做的。”

 郭圖曰:“也不是。我們騎兵要發曹操,難道就沒有個名頭嗎?主公現在應該及時的定奪大業。希望能聽鄭尚書發表的言論,和劉備一起仗義除奸,去滅了這曹賊,上面符合天子的心意,下符合黎民百姓的情況,這實在是國家的榮幸!”

 四人爭論著誰都覺得自己有道理,沒有統一的意見,袁紹遲遲做不了決定。忽然許攸、荀諶從外面不請自來。

 袁紹:“這兩個人有很多見解,先看看他們怎麼想吧。”二個人一番禮節後,袁紹:“鄭尚書有書信給我們說,讓我帶著兵幫助劉備,攻打曹操。起兵能怎麼樣?不起兵打又會怎麼樣?”

 二人一齊說話,這是連體嬰兒嗎:“主公人多勢眾,兵力強盛,他們的人沒有我們多,討伐漢賊來匡扶漢王室:那我們帶著兵去打就是了。”

 袁紹就想要個支持的意見:“兩個人的見地,正符合我的心意。”就商量帶著兵出征。先讓孫乾回去授意給鄭玄,並且約定劉玄德做好準備過來接應;另一面讓審配、逢紀作為領頭將軍,田豐、荀諶、許攸當做他們的謀士指揮作戰,顏良、文丑當正副將軍,有馬的軍隊有十五萬,步兵也有十五萬,一起有精兵三十萬,向著黎陽就出發了。各路人馬已經決定,

 郭圖進來說:“用主公的深明大義討伐曹操,必須盡數數落曹操所幹的壞事,通知各個郡縣,說他的罪名一起討伐,然後就能名正而言順的吞掉曹操。”

 袁紹聽從了他的話,就讓記事的陳琳擬一份檄文。陳琳小名孔璋,平時就有些名氣和才氣;漢靈帝時當做主考官,因為勸諫何進他一介粗魯殺豬販卻聽不進去,又重蹈覆轍遭遇了董卓的叛亂,逃往冀州避風頭,袁紹把他請過來當記事的。現在讓他接受命令起草書檄文,這書立刻就寫好了。

 其文曰:我聽說賢明的君主遇到危險就會改革圖治,忠心的臣子應對災難來讓自己存活。所以才有了不普通的人,然後才有不同尋常的事;這有了不尋常的事情,然後才能立下非常的功勞。所以不是尋常的人,所以也不是尋常人所能夠想象的!所以以前這麼強大的秦國卻又如此孱弱的君主,趙高執掌權柄,作威作福,全憑自己一句話;當時的人都被他威脅迫害,沒有一個能夠也敢於站出來說話的,最終眼睜睜看著被蠻夷攻破城池,祖宗牌位都被焚燒乾淨,一直到現在還被笑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