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渡 作品

第 160 章





大家七嘴八舌的安慰著,玉哥兒只是輕輕嗯了一聲,整個人的狀態都很低沉。




宋家的人全都很擔心李滿,畢竟是跟他們家玉哥兒定親的人,四捨五入也就是他們家的人了。




二嫂李氏抱著自家兩歲的娃娃在一旁說道:“玉哥兒,你別多想了,鄉親們說的對,阿滿是個有福氣的,就算是上了戰場,也一定能夠平安回來的,我們要相信他。況且二郎不是在京城呢嗎?他肯定知道的比我們多,不行咱就多寫信問問。”




玉哥兒聽完這話眼前一亮,對啊,二哥在京城呢,可以讓二哥幫忙打聽一下阿滿哥是去什麼地方打仗了,這次到底危不危險?




此時的宋聲得知消息之後趕緊去查了一下地理志,他對於這個世界的地圖並不是特別瞭解,也只是從書中的記載上了解到除了景朝,周邊還有兩個大國以及很多小國家。




這高麗就是其中之一,高麗這個國家很小,但是盛產人參還有香料。它雖然沒有挨著梁國,但卻是梁國的附屬國。




宋聲特地去查看了一下地圖,發現高麗這個地方是在景朝的西部地區,從李滿他們現在駐紮的邊境過去,即便現在是春日,一路行軍趕路也是不好受的。




光是在路上走就要早上好幾個月,趕過去的時候肯定是盛夏時節了。天氣極熱,田水沸如湯,背汗溼如潑,不說打仗,就是一路行軍都十分艱苦。




將士們都是身穿盔甲的,天氣悶熱,容易生痱子,渾身瘙癢難耐不說,容易起溼疹。




如果把盔甲脫掉,萬一遇到敵襲,這保命的盔甲不在,很容易喪命,十分不安全。




而且高麗多山林,山林密佈容易滋生瘴氣。將士們很容易生病,這要是去高麗打仗,不光吃穿用度要準備齊,還有這各種藥材草藥也是必不可少的。




想到這,宋聲有些憂心。秦元白說朝廷為了這次打仗準備的很充分,後勤物資都是管夠的,糧草藥材什麼的都不用擔心,他多少放心了一些。




他這兩日又打聽到了一點消息,聽說李




滿現在的頂頭上司叫葛達,身經百戰,是魏明大將軍的麾下。看起來他並不在意李滿的出身,而是看中了他的能力,還願意培養他,說不定這是李滿的機緣。




又過了一月,大軍已經走在半路了,朝廷的邸報出來了,上面赫然寫了大軍開發征戰高麗的事兒。




一般關於軍事的朝廷邸報下發到地方上速度很慢,傳到地方上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宋聲如今是在京城,能夠更早的看到最新一期的朝廷邸報。




其實宋聲多少有些明白景帝的想法,從他這段時間翻閱的史書來看,往前數個一二百年,高麗是景朝的國土。




只是當時執政的皇帝毫無作為,甚至有些無能,高麗發生暴動的時候雖然派兵鎮壓了,但當時在高麗有一個十分厲害的領頭人,鎮壓失敗之後,朝廷就同意高麗分了出去,獨立成為了一個小國家,每年跟朝廷交供。




只是後來梁國實力強盛,戰爭起來之後,景朝兵敗過,高麗就投靠了梁國。




如今在景帝道心裡,這次戰爭不過是收復失地罷了,這種彈丸小國就該依從於景國這種大國。




翰林院中,宋聲一邊翻閱史書,一邊跟吳嘉輝討論著關於高麗的事。




吳嘉輝作為一個在景國土生土長的人,他的科舉讀書經驗要比宋聲豐富的多,尤其是關於史書這方面,他了解的更多。




他道:“高麗當時的建國人其實是來自咱們景朝,他們的先祖與我們是一脈相承的。所以雖然高麗自稱一國,但實際上在我們這些讀書人的心裡,它就是咱們景國的。皇上決定出兵討伐高麗,雖然興兵的確會有所傷亡,但卻是一勞永逸的事。這次要是能把高麗收回來,以後就不用再為此事費心了。”




“而且這次出兵皇上肯定是早有打算的,一定早早就制定好了計劃。聽說你家裡有人在這次的行軍隊伍中,你也不用太過憂心,聽說這次跟著去的還有許多世家大族裡的年輕子弟,都是為了讓他們跟著去混軍功的。”




“要是太過危險的話,那些世家大族的人哪捨得讓他們去趟這趟火海?”




吳嘉輝這話說的倒是在理,宋聲點點頭,“吳兄說的對,是我想岔了。”




“理解理解,你也是關心則亂嘛!”




六月的時候,朝廷派兵攻打高麗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宋家村。




“高麗拒向朝廷交貢,有不臣之心,我朝皇帝到高麗王入宮進諫,高麗王言辭拒絕,謊稱有病在身,實則故意拖延。”




消息一出,景朝的讀書人紛紛開始口誅筆伐,寫了很多篇文章,都是聲討高麗的。




“七月二十,陛下詔令宜州道行軍大總帥孟馳、右衛兵大將軍葛達、左監軍大將軍洪烈率步騎兵數萬征討高昌。”




“宋兄,我這次特地幫你打聽了一下,你說的這個李滿,好像就在右衛兵大將軍葛達的手底下。”秦元白道。




對於秦元白說的這些,宋聲十分感激。這些消息很多到時候都會寫到朝廷的邸報中,但是等邸報出來最起碼要一個月的時間。




有秦元白在,相當於宋聲提前一個月知道了具體的消息。




“多謝秦大哥,得知李滿沒事,我心裡總算放心了許多。實不相瞞,這幾日家中來信詢問我其中消息,我實在是不知該如何作答。若是把實際情況告訴他們,他們肯定會為此事更加憂心。可若是什麼都不說,他們心裡又會忍不住瞎猜。如今得知他沒事,我也能跟家裡頭交差了。”




只是現在正值盛夏,天氣很熱,士兵們又要穿著厚重的盔甲上戰場打仗,宋聲不知道他們是在什麼地方開始交戰的,若是周圍有密林瘴氣,又會多幾分危險。




不說家裡頭的玉哥兒他們,就是他也很憂心這件事。




從翰林院下班回來後,天色還早。夏天白天天長,他下班又早,回來的時候日頭還在天邊高高掛著。




如今正值七月盛夏,天氣實在是熱。宋聲去翰林院坐班還是要穿官服的,這官服雖然分薄厚款,但也就是料子比這冬天的薄了一點。價格卻一點不便宜,說是這樣子是用上好的什麼絲製成的布做的。




上班強制要求必須穿官服,宋聲沒辦法,只好又花錢向宮裡的製造司又買了兩件。




一下班回到家,宋聲第一件事就是趕緊進屋換衣服。這官服雖然是夏天穿的款,但也依舊很熱。




他一回來進屋,陸清知道他的習慣,就把他要穿的窄口的短打衣服找了出來放在了屏風處。




宋聲拿起來換好衣服,這才出來。




陸清已經把飯做好了,看宋聲精神依舊疲憊,操心的問道:“打聽到了嗎?阿滿現在情況怎麼樣?這仗快結束了嗎?”




宋聲一邊吃著飯,一邊說道:“嗯,具體什麼時候結束還不知道。不過阿滿他暫時沒事,在右衛軍葛將軍的手底下,聽說這個葛將軍對他很是看重,有意培養他,這是好事。應該等這仗打完,他們就可以回來了。”




“那就好,玉哥兒肯定在家等的焦心的很。等晚上咱們就給家裡寫封回信吧,多寬慰幾句,叫玉哥兒別那麼擔心。”




在家的時候陸清跟玉哥兒關係最為要好,玉哥兒有什麼私事兒也都不瞞他,拿他當最好的朋友,還會跟他講一些體己話。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宋聲出征去打仗了,他肯定也擔心的睡不著覺。所以此時此刻他非常理解玉哥兒的感受,一直都很擔心他的狀態。




宋聲點點頭贊同道:“你說的對,等吃過飯後我就去寫信,讓家裡人也都放心。”




吃過飯之後,宋聲去看團團和圓圓去了。這幾個月兩個孩子長得飛快,如今已經是一歲零二個月大了,會熟練的喊各種稱呼。




只不過吐字不清晰,說話跟漏風似的,阿爺喊成了阿惹,但陸尋笑得一臉呵呵,他現在是有孫子萬事足,其餘什麼事都比不上他兩個孫孫重要。




孩子大了,原先的嬰兒床有些不夠用了。宋聲前段時間又畫了一個簡約般的圖紙,送到工匠那裡,讓工匠幫忙給改進一下。




陸尋跟他說新改好的床已經送回來了,這




一次的嬰兒床欄杆加深了許多,團團跟圓圓總是愛四處爬,漸漸的長大了很容易從床沿上爬出來掉下去,所以宋聲又讓工匠給加深了許多。




除此之外,這兩個嬰兒床又加寬加大了。因為是給小孩子睡的,陸尋把圖紙送到工匠鋪子的時候,還反覆叮囑道一定要把床的四周腳腳都給打磨圓了,不然容易磕到碰到孩子。




工匠還是頭一次做這種床,用的木料也不多,再加上手法熟練,又有現成的圖紙,所以做起來很快。




只是宋聲畫圖的時候給的尺寸不夠精確,工匠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的。送過來之後,陸尋覺得不大好看,親自重操舊業,拿著刻刀在這小床上面雕出了好看的紋路和花樣,還給上面刻了小字。




為了讓這小床更加美觀一些,陸尋這個當外爺的可謂是十分上心,他還拿著自己的私房錢出去買了點兒顏料回來,這些顏料全都是純植物染的,不像現代添加了那麼多化學添加劑,所以是沒有什麼危害的。




他刻好了花樣和字,還給上面上了顏色,只是這些顏色除了紅色就是綠色,調出來的其他顏色很少。




最後宋聲所見到的上完色之後的小床成品讓他有些扶額。




上面塗了很多花花綠綠的顏色,瞧著很有視覺衝擊力。就是以宋聲的審美來看,雖然有點醜,但他說不出口。




也不知道是這裡的人審美大概都是如此,還是他的審美出了問題。因為全家人只有他一個人覺得顏色有些奇怪,其他人都誇這張床十分漂亮。




宋聲訝然,只好也違心的誇好看。畢竟是嶽爹親手畫上的,裡面都是他對兩個孩子滿滿的心意。




陸尋的雕花手藝是十分不錯的,他雕出來的花紋路很好看,當然,如果不上色的話就更好看了。




平日裡他就負責雕個花,壓根不會多此一舉上個色。可這是他的兩個寶貝孫孫的床,買顏料還花了他幾兩銀子,可他一點都不心疼,硬是要把床弄得更好看一點,說是團團和圓圓看到他新弄好的床,都開心地笑了,肯定是很喜歡這個新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