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柑橘 作品

第326章 兩王終不可相見

 此次東行的大臣很少,三公之中,御史大夫馮劫、左丞相馮去疾隨行。

 九卿之中,掌管宗廟祭祀的常奉、廷尉李斯、治粟內史農乙以及負責外交事宜的典客。

 其餘的大小官吏,來的也不多,左右不過三十多人。

 其餘的都有自己需要忙碌的事情。

 函谷關東出,便是三川郡,德水從郡中橫流而過,成為東西溝通的要道。

 又以境內有河、洛、伊三川而得名

 三川郡是秦在東方的中樞和門戶,是最重要的一個郡邑。

 特別是在秦始皇下令徹查授田制度施行的重要關口,此地的情況可以反映出六國故地推行授田制度的情況。

 “朕有意讓他迴歸國都,你意見如何?”

 李斯有些愕然,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三川郡守是件苦差事,若真能迴歸國都為吏,或許是對李由最好的選擇。

 “臣自然想兒子能常伴左右,只是這小子從小便又自己的主張,臣也做不了主。

 不過陛下既然想重用此子,也由不得他不從。”

 李斯兩個兒子如今都在外面,也確實希望有一個兒子能夠常伴身邊。

 先前他同馮劫有過一番長談,若是陛下準備對六國徹底翻開,三川郡勢必成為眾矢之的。

 秦始皇點了點頭,對於李斯心中所想,他不得而知。

 但是如今朝中確實需要有一個人作為李斯的助力,來平衡朝中諸臣。

 加之之後六國再亂,三川郡也需要一個戰力極強的人鎮守。

 他心中最好的三川郡守人選便是李信。

 知道了李斯的意思,秦始皇便有了定論。

 等到滎陽問問李由有沒有迴歸中樞的打算。

 若是他不願意,那便在做計較。

 接連行了幾日,途經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的時候天降大雪。

 道路不通,只得暫歇幾日。

 大雪之日,秦始皇來了興致,領著一眾人遊覽這座前朝故都。

 洛陽是秦始皇給此地起的名字。

 因為此前天下人都稱其為雒邑、王城、雒陽。

 周朝的王認為此地是天下之中,很早之前便有中國、土中、地中等稱呼。

 洛陽這個名字是他的無心之舉,因為按照五德終始之言,秦當為水德,所以代表周朝代表的火德稱呼就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