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597章 韓世忠功敗垂成,岳飛忠義不改,司馬懿決定撤退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義憤填膺的韓世忠並沒有發現,在他的幾名心腹之中,有一個人眼珠子亂轉,說話時並沒有那麼肯定。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郝卞。

  郝卞在離開之後,立刻去找到了就在楚州城之中的淮東轉運副使胡紡。

  “什麼,韓大帥要殺金使?”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胡紡也震驚了,忍不住一把抓住郝卞的肩膀。

  “此話當真?你可不要亂說話!”

  韓世忠可是如今大宋朝廷的支柱大將,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天大的事!

  郝卞賭咒發誓:

  “大人,我也不是不知輕重,怎麼可能在這種事情上和大人胡扯?”

  “大人還請速速告知朝廷,不然一旦事情爆發,悔之晚矣!”

  胡紡深吸一口氣,立刻找來心腹,用最快的速度派人去通知南宋朝廷,以及已經出發的韓肖胄等人。

  韓肖胄得知消息,也是大吃一驚,暗罵不已。

  “這個韓世忠,是想要本官的命啊!”

  韓肖胄此時政治立場並不屬於投降派,算是一箇中間派。

  趙構委任韓肖胄這個中間派為負責人,主要還是因為投降派被民間都罵臭了,實在是沒有哪個投降派敢擔當正職。

  讓一箇中間派來作為交割使者,對金國肯定是沒有投降派那麼卑躬屈膝,各方面也算是有一個交待。

  但不管韓肖胄是什麼立場也好,他的職責就是奉命護送金國使者北上並交割土地。

  一旦使團被團滅,韓肖胄肯定是逃不過這個責任的。

  韓肖胄深吸一口氣,立刻做出決定。

  “快,派人上奏朝廷,我們改道淮西,走張俊的防區!”

  “再讓人去通知張俊,讓他立刻帶兵護送!”

  【由於韓世忠部下出了叛徒洩露消息,韓肖胄也做出了非常及時的反應。】

  【張俊聞訊率領五千兵馬護送改道淮西北上,讓金國使者又一次的逃過了來自韓世忠的截殺。】

  【等金使北歸覆命後,金國皇帝完顏亶也正式頒佈詔書,昭告天下。】

  鏡頭中出現了詔書的內容:

  “……頃立齊豫,以守南夏,累年於茲。”

  “天其意者,不忍泯宋氏社稷,猶留康邸在江之南,以安吾南北赤子也……”

  “…去冬特廢劉豫,今河之南,復以賜宋氏……”

  “爾能各安其心,勿忘我上國之大惠,雖有巨河之隔,猶吾民也!”

  全篇詔書,處處都是之前一般。

  金國自居華夏正統,居高臨下,視趙構為江南藩臣的語氣,可說是非常狂妄自大,將趙構的南宋朝廷視若無物。

  然而趙構在得到這份旨意後卻歡天喜地,雙手恭恭敬敬的從金國南下的又一批使者手中接過旨意。

  “江南趙構,謹遵大金皇帝聖旨!”

  在場的文武百官看到這一幕,大部分人紛紛轉過頭去。

  恥辱啊。

  不忍直視!

  但趙構可不這麼想。

  打發走金國使者後,趙構喜氣洋洋的對著在場的大臣們開口道:

  “諸位卿家,大宋的和平時光來了,今後咱們的好日子來了!”

  秦檜趕忙高聲道:

  “陛下聖明,有陛下如此賢君,乃大宋天下子民之福也!”

  秦檜一干黨羽,如孫近、樓炤、勾龍如淵之流紛紛大聲贊同。

  但大殿中其餘眾人卻是沉默以對,讓氣氛顯得頗為冷清。

  【趙構也很清楚自己的行為對天下臣民心中造成了什麼樣的損害,所以也進行了一些動作來彌補。】

  【他一方面假模假樣的給即將按照和議南歸的宋欽宗和生母修建別宮,另外一方面大赦天下,並給前線大將們升官晉爵,拉攏人心。】

  已經完全交出兵權退隱的劉光世,進封雍國公。

  鎮守淮東的韓世忠,冊封為少師。

  鎮守淮西的張俊,冊封為少傅。

  鎮守巴蜀的吳玠,升官為開府儀同三司,升職為四川宣撫使。

  鎮守襄漢的岳飛,升官為開府儀同三司。

  負責護衛臨安皇帝安危的楊沂中升任太尉。

  韓世忠、張俊、岳飛、吳玠、楊沂中五支兵馬所有統制、統領、正將、副將和準備將全部進秩一等。

  至於韓世忠準備在路上截殺金國使者的事情,趙構自然是當做無事發生。

  【但真正的愛國義士,不可能因為這些高官厚祿而被收買。】

  鄂州太尉府中,岳飛極為憤怒,提筆揮毫:

  “……竊以婁敬獻言於漢帝,魏絳發策於晉公,皆盟墨未乾,顧口血猶在,俄驅南牧之馬,旋興北伐之師。”

  “……願定謀於全勝,期收地於兩河。唾手燕雲,終欲復仇而報國;誓心天地,當令稽首以稱藩!”

  “若事終不協,請恩准告老,臣歸家含飴,亦不失其樂。”

  王貴站在岳飛身邊,看著岳飛的奏章,不由憂心開口道:

  “飛哥兒,你這些天的上奏不是要求北伐,就是請辭,實在是太讓陛下和朝廷的相公們難堪了。”

  “你還是要收斂一下啊。”

  岳飛聞言,陷入沉默。

  過了好一會,岳飛才開口道:

  “阿貴,你說,咱們就算不北伐,日子是不是也能過得很好?”

  王貴愣了一下,點頭道:

  “那是自然。”

  岳飛如今是太尉、開府儀同三司、身兼兩大節度使官職,節制十萬岳家軍。

  王貴的職位雖遠不如岳飛,但也是岳家軍的副將之一,位高權重。

  兩人都雖非位極人臣,但也已經是這個世界上站在頂端的少數人物。

  岳飛放下毛筆,看著窗外,平靜道:

  “我自然可以唯朝廷之命是從,陛下和秦檜也會對我放心,說不定將來我還會被調入朝廷出任樞密使。”

  “但我若是那樣做了,又怎麼對得起孃親當年在我背後刺下的這四個字呢?”

  “相州、大名府,那麼多的鄉親們翹首以盼,等待著我們回去收復河山,等待著我們報仇雪恨。”

  “難道我們就要忘記這些血海深仇,忘記這些國仇家恨,當一個東南小朝廷的順服之臣嗎?”

  王貴無言以對。

  岳飛並沒有等待王貴的回答,而是自顧自地繼續開口。

  “我不願意。”

  “我何嘗不知這樣會觸怒陛下和秦檜,何嘗不知堅持北伐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但我岳飛嶽鵬舉,有所為,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