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513章 劉邦和劉秀的吐槽,朱翊鈞走到人生最後時刻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就是把臣子看成了自己敵人。”

  “皇帝和臣子,本該是一體的,應該齊心協力讓整個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朱翊鈞卻千方百計讓臣子內鬥,若是臣子只知道內鬥,那麼誰還會幫助皇帝來處理朝政,讓國家變得更強呢?”

  蕭何點了點頭,正色道:

  “君權和相權,確實天然有鬥爭的傾向。”

  “但老臣覺得,這種鬥爭只是為了掌控主導權,是不同的政見之爭,歸根結底還是要讓整個國家變得更好。”

  “朱翊鈞的選擇是讓君權和相權徹底對立,當一個國家兩種最高權力相互鬥爭時,這個國家除了衰亡就別無他路了。”

  劉盈聽完,若有所思。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搖了搖頭。

  “此乃亡國之相啊。”

  劉莊有些不解地開口。

  “父皇曾經和兒臣說過,臣子們之間不能是鐵板一塊。”

  “朱翊鈞似乎也只不過是在分化臣子,為何父皇卻如此不屑?”

  劉秀哈哈一笑,點頭道:

  “孩子,你說得沒錯。君王確實不能讓臣子們之間鐵板一塊,但君王也不能把臣子視為仇寇。”

  “這也是昏君和明君之間最大的差別。明君很清楚,臣子是自己的工具,他不會和工具結仇。”

  “而昏君,卻只會把本該輔佐自己的工具看成最大的敵人,沒有了臣子這個工具治國,國家亂套乃至滅亡就是必然的。”

  “大明盤點的三個皇帝之中,朱翊鈞看似沒有什麼大的毛病,但他從根源上對治國的認知就是錯誤的。”

  “這也是為何朱允炆和朱祁鎮不是亡國之君,但大明在朱翊鈞的時候卻出現了亡國之相。”

  劉莊沉吟片刻,又道:

  “或許只是因為大明立國兩百年,弊病實在是太多了,到了朱翊鈞一朝才終於爆發出來?”

  劉秀哈哈地笑了起來,搖頭道:

  “每一個王朝只要持續久了,都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表現雖然不同,但本質都是既得利益者憑藉著手中權力蠶食其他階層。”

  “這個時候就需要改革。改革成功了,王朝自然就能續命。”

  “改革失敗了,就比如王莽,那王朝就只能滅亡。”

  “莊兒,你覺得朱翊鈞治下的大明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

  劉莊心中一動,開口道:

  “張居正的改革是成功的,但被朱翊鈞廢除了,所以改革最終反而是失敗了!”

  劉秀點了點頭,沉聲道:

  “沒錯,這就是朱翊鈞最大的罪。張居正已經改革成功了,縱然這改革還是不夠全面,但只要朱翊鈞堅持張居正的政策,營造一個三四十年的盛世不成問題。”

  “有了這麼一個盛世的支持,大明繼續續命百年,等待下一次的改革也不成問題。”

  “但朱翊鈞的所作所為,卻反而讓這種改革從成功變為失敗。”

  “換言之,大明原本應該能拖延一百年等待下一次改革才會浮現的滅國危機,因為朱翊鈞的胡亂操作而提前出現了。”

  劉莊倒吸一口涼氣,道:

  “如此說話,朱翊鈞豈不是等於讓大明短命了一百年?”

  劉秀笑了笑,平靜開口。

  “不然他又怎麼有資格進入盤點,成為敗家子繼承人的一員呢?”

  “朱允炆敗掉的是自己的皇位,朱祁鎮敗掉的是最強盛的大明,而朱翊鈞則是敗掉了大明最後一絲國運。”

  “大明這三個敗家子皇帝,還真是各有千秋啊。”

  劉莊啞然無言,心中卻在思考一個問題。

  敗掉東漢最後一點國運的人無疑就是漢靈帝。

  那麼,敗掉了最強盛東漢的皇帝,又是誰呢?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表情平靜地開口。

  “看來,朱翊鈞就是大明的漢靈帝了。”

  眾所周知,東漢最後一任皇帝是漢靈帝的兒子漢獻帝劉協。

  但所有熟知東漢歷史的人都知道,漢獻帝登基的時候東漢氣數已盡,滅亡不過是時間問題。

  漢靈帝才是那個真正有機會拯救東漢,卻反而將東漢徹底推入深淵的亡國之君。

  朱元璋的這句話,也等於是給朱翊鈞蓋棺定論了。

  朱棣皺起眉頭,頗為不滿地開口道:

  “沒想到,大明的亡國之君竟然是這麼一個混賬東西,哎。”

  “不過父皇,兒臣覺得若是兒臣能穿越到這個時代,還是能救的。”

  朱元璋沒好氣地瞪了一眼朱棣。

  “你說的不是廢話嗎,朕穿越到大明任何一個朝代都能彌補掉大明的遺憾,但你以為大明的每個皇帝都能有朕這樣的能力?”

  朱棣訕訕地摸了摸鼻子,沒有開口說話。

  如果大明每一任皇帝都能像朱元璋這麼厲害的話,大明到朱翊鈞那時候不說統一全球,至少整個亞洲都全部拿下了。

  朱高熾也不免覺得有些可惜。

  “其實朱翊鈞原本是可以成為一個盛世締造者的,還是他的叛逆心態害了他。”

  朱元璋面無表情地開口。

  “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叛逆的時候,但正常人總是能成熟起來。”

  “朱翊鈞永遠活在叛逆之中無法成熟,這就說明他是一個蠢材,徹頭徹尾的敗家子,怪不得任何人。”

  說到這裡,朱元璋嘆了一口氣。

  這個和標兒長相頗為類似的孩子,竟然成為了真正敗掉了大明兩百多年基業的敗家子。

  真是命運弄人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帷帳之中,一陣男女歡好聲。

  片刻後,朱翊鈞披衣起床,臉上帶著幾分無奈。

  “老了,唉,這身體也是不中用了,咳咳,咳咳!”

  朱翊鈞皺起眉頭,咳嗽起來。

  這一咳嗽就是好幾分鐘,一直咳到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鄭貴妃嚇壞了,連衣服都沒穿好就趕忙上來給朱翊鈞又是拍背又是順氣。

  但很快,鄭貴妃的目光落在地上斑斑血跡上,表情頓時凝固。

  她按捺不住心中的驚駭,趕忙大叫了起來。

  “宣,宣太醫!”

  很快,太醫們就匆匆忙忙地抵達。

  【萬曆四十八年三月,朱翊鈞因長期沉迷酒色,再加上遼東慘敗,國內黨爭、起義不斷等諸多困擾,終於一病不起。】

  畫面中,朱翊鈞躺在病床上,臉色無比的憔悴。

  鄭貴妃服侍在朱翊鈞的左右。

  但讓人有些奇怪的是,皇太子朱常洛卻並沒有在這個場合出現。

  大殿之外,方從哲看了一眼身旁的同僚們,表情非常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