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368章 文字獄和四庫全書,歷朝皇帝被乾隆引得暴怒!

  太子胤禛此時也回過神來,一聲冷笑:

  “融入什麼融入?父皇寬仁了這麼多年,這些漢人什麼時候感激過父皇,感激過咱們?”

  “既然他們不知好歹,到了弘曆當皇帝的時候還是死性不改,放不下這所謂的仇恨,那大清就不該融入。”

  “大清是滿蒙一體的大清,想要做些什麼,何須這些漢人說三道四!”

  群臣也紛紛醒悟過來,齊聲開口贊同。

  “對,咱們旗人才是真正的勝利者,想怎麼統治大清就怎麼統治大清!”

  “旗人的規矩就是規矩,漢人有什麼資格說不?”

  “漢人不過是旗人的牛馬牲畜,乾隆陛下就算全部都殺了又如何?”

  “陛下不必為這些無聊的彈幕費神,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奈何咱們大清,咱們也無需理會他們!”

  十四皇子胤禎看著面前群情激奮的大臣們,一愣一愣的,心中滿是疑惑。

  弘曆?

  乾隆?

  自己才離開京師去青海打了一仗,金幕之中,究竟播放了什麼了不得的內容?

  康熙聽著群臣的話,目光緩慢地在大殿中那些漢人大臣身上掠過。

  這些漢人臣子們,少部分也在慷慨激昂地支持著大清。

  但大部分人卻低下了頭,一言不發。

  或許,他們在看到這一幕之後,心中的某些情緒,也如同火山內的岩漿一般,開始湧動起來了吧?

  老皇帝突然覺得十分疲憊,身體又一次緩緩靠在了龍椅的椅背上,心中無聲嘆息。

  六十年的寬仁,終究還是要徹底毀於一旦了嗎……

  這金幕,真的是……可怕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乾隆皇帝再度撿起文字獄這個文化恐怖武器之後,立刻就將其運用得登峰造極。】

  【乾隆四十二年,江蘇揚州無賴蔡嘉樹租借徐家土地,按照約定徐家可以在一定年限之後贖回。】

  【然而徐家在時間到之後贖回,蔡嘉樹卻霸佔不還,產生糾紛之後蔡嘉樹前往官府誣告徐家,稱徐家家主徐述夔所著的《一柱樓詩》之中有忌諱之詞。】

  【相關官員不敢隱瞞,立刻將此案呈奏京師。】

  畫面之中,乾隆皇帝聽完軍機大臣陳述後,立刻拿過這份奏章,細細閱讀。

  鏡頭並未立刻轉向奏章,而是鎖定了這位軍機大臣。

  此人容貌頗為俊美,隱約有一股陰柔氣質,脖子下面還有一顆黑痣。

  【領班軍機大臣,鈕鈷祿·和珅。】

  乾隆皇帝目光落在了其中一句詩上,並將其低聲念出。

  “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

  乾隆皇帝的表情立刻變得陰沉,雙目中透出了殺機。

  “此乃反詩!”

  和珅忙道:

  “陛下,臣也覺得是反詩一首,但江蘇布政司使陶易卻不以為然。”

  說著,和珅又拿出了另外一份奏章,正是來自於江蘇布政司使陶易。

  “……臣以為,此詩中的詩句乃是作者自我激勵,期望未來能成就一番事業,只不過巧合之下用了‘明’‘清’二字,並非作者對大清心懷怨念,還請陛下明察!”

  乾隆皇帝呵呵一笑,臉上的笑容中帶著幾分猙獰。

  “這個陶易,真是枉費了朕對他如此信任,竟然能說出這麼愚蠢的話來!”

  “好,他陶易不是覺得徐家沒問題嗎?那就讓他和徐家一起去死好了!”

  說完,乾隆提筆,在陶易的奏摺上批示了一行字。

  “陶易乃反賊逆黨,斬立決!”

  “徐氏家族三代處斬,四代以下及其家中婦女流放寧古塔,全部家產充官。”

  “凡徐氏親朋者,著有司嚴查,涉反詩者一律從重從快處罰,不得有誤!”

  做完批示之後,乾隆抬起頭,看著面前的和珅,淡淡道:

  “和珅啊,你去把紀昀叫來。”

  和珅趕忙躬身道:

  “奴才遵命!”

  很快,一名漢人大臣快步跟隨著和珅來到房間之中,恭恭敬敬地跪了下來。

  “臣紀昀,見過陛下!”

  【大清內閣學士、禮部漢人侍郎、《四庫全書》總編撰紀昀,字曉嵐。】

  乾隆看著紀昀,語氣頗為平靜。

  “《四庫全書》如今進展如何了?”

  紀昀忙道:

  “回陛下的話,如今已經編制了三千二百三十二冊,但從全國各地蒐集到的書籍實在過多,還需要繼續甄別和編制。”

  乾隆嗯了一聲,淡淡道:

  “燒燬了多少部反書啊?”

  紀昀恭聲道:

  “如今鑑別出來的反書總計十萬零三十二冊,名單已經遞交軍機處了。”

  和珅忙道:

  “軍機處早將所有反書名單冊子印發全國省縣,令各地官員追繳銷燬。”

  “按各地上報彙總,銷燬的書籍應當在八百萬冊左右。”

  乾隆臉一沉,對著和珅斥責道:

  “當年的偽奏稿,在全天下傳播了何止十萬冊?”

  “如今發現了十萬反書,總數量怎麼可能只有區區八百萬冊!”

  “繼續讓刑部追查下去,務必要將所有反書禁絕!”

  和珅不敢怠慢,趕忙應下。

  紀昀在一旁察言觀色,從袖子之中拿出了兩張圖畫。

  “陛下,此乃臣在校對《明史》時,發現的兩張明太祖畫像。”

  “大家對明太祖的長相有所爭議,臣思來想去,不敢專斷,還請陛下聖裁。”

  說著,紀昀將兩張畫像放在了御案的左右兩邊。

  鏡頭適時移動,呈現出了兩張畫像。

  左邊這一張畫像上,是一位英明神武,五官端正,神采飛揚,頭戴大明皇冠,豪情萬丈的中年男子。

  右邊這一張畫像上,則是一位五官醜陋,臉上滿是麻子,雙目細長怪異,下巴更是彎得如同新月般,怎麼看怎麼覺得讓人心生厭惡的猥瑣男人。

  兩張畫像上都有同樣的文字【明太祖朱元璋像】。

  乾隆盯著這兩張畫像,沉默了好一會之後對著紀昀道:

  “依爾之見,哪一張畫像才是真的?”

  紀昀乾咳一聲,小心翼翼地指著右邊那張極其醜陋的畫像,賠笑道:

  “臣以為,這張畫像應當更貼近現實一些。”

  乾隆皇帝臉上的表情緩和了不少,淡淡道:

  “你是個漢人,竟然選了一張更加醜陋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