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128章 趙王的決議

 虞卿眼看趙王相信了趙勝的話,連忙站了出來,說道:“大王,武安君是您的姐丈,又曾替您抵禦了燕國,您怎麼能懷疑他私通秦人呢?” 

 做為布衣派的代表,虞卿當然不會放任公族派攻擊田秀,畢竟田秀跟他們布衣派也挺親近的,虞卿自然是要站出來替他說話。 

 趙勝冷哼了一聲,說道:“燕王也是大王的姐丈,他難道沒有在最關鍵的時刻背叛趙國嗎?” 

 虞卿不甘示弱:“燕王怎麼能跟武安君相提並論?” 

 “他們怎麼就不能相提並論了?我看他們都是一丘之貉!”趙勝梗著脖子爭辯道。 

 眼看自己的兩個柱國大臣在自己面前爭執起來,趙王被攪的心煩意亂,他一聲怒吼制止了兩人的爭執,說道:“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在起內訌。” 

 虞卿彎腰拱手,說道:“大王,您就算要殺了武安君,也得等打完了仗再說,眼下我們還是想想如何守住邯鄲。” 

 這話剛說完,趙勝就忍不住笑出了聲:“堅守邯鄲?說的倒是輕巧,白起馬上就要兵臨城下了,而我們只有三萬殘兵,憑這些人想擋住白起,白日做夢!” 

 樓昌眼珠子一轉,他感覺是時候該自己說話了,他主動站了出來,說道:“平原君所言極是,上王我們是絕對沒有可能守住邯鄲的。” 

 趙王忍不住點了點頭,他也認為趙國根本沒能力守住邯鄲,因此他急忙向樓昌請教對策:“愛卿,您說寡人該怎麼做呢?” 

 樓昌眼睛又是一轉,他低下頭說道:“大王,邯鄲既然守不住了,那我們不如趁秦軍還沒有圍城,趁早遷都!” 

 “遷都?”這個提議一出,趙王就忍不住怦然心動。 

 樓昌看趙王已經動心,急忙抬起頭說道:“大王,晉陽是我大趙的龍興之地,而且那個地方距離上黨也比較近,我們的大軍可以迅速支援,臣看不如我們立刻遷都晉陽。” 

 “大王不可!”虞卿急忙從席上站起來,勸阻道:“大王,邯鄲是我國的國本,倘若此刻遷都,邯鄲必失!邯鄲若失,則大勢去矣!” 

 趙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像趙國的北地五郡,幾乎不產糧食。由於缺乏耕地,趙國一直就不是一個糧產豐富的國家,即便是趙國後面攻下了中山國,缺糧的困境也沒有得以改善。而且胡服騎射後,趙武靈王將國內大量的耕地改成了養馬場,更讓趙國的耕地面積不足。 

 趙國東南以邯鄲為中心方圓幾百裡的土地是趙國為數不多的產糧之地,這裡每年的糧產幾乎佔趙國總糧產的2/3。相比之下晉陽的土地則要貧瘠許多,這也是當年趙國放棄龍興之地遷都邯鄲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且邯鄲是趙國最大的城市,邯鄲有五十萬百姓,商業發達,為了經營這座城市,趙國幾乎花了上百年時間。如果邯鄲丟失,趙國想要重建一座相同的都城,將耗費無數的人力財力。 

 毫不誇張的說,趙國一旦丟了邯鄲,今後都會變成一個二流強國,趙國將會像韓國、燕國那樣一蹶不振。 

 趙王自然也知道邯鄲的重要性,因此他又變得猶豫起來。樓昌看趙王露出猶豫之色,又接著勸說道:“上王,我們遷都並不是要放棄邯鄲,這只是一種高明的戰略而已,我們可以留下精兵守衛邯鄲,給予白起迎頭重創!況且就算邯鄲丟失,我們今後也可以再收回,不是嗎?” 

 虞卿聽完樓上的話後就忍不住冷哼了一聲,樓昌看著身後的虞卿,十分不滿的說道:“虞君難道認為我說的不對嗎?” 

 “當然不對!”虞卿拱起手大聲說道:“這種時候遷都,跟放棄邯鄲沒有任何區別!” 

 樓昌立馬爭辯道:“我說了不是放棄,我們還會留下士兵堅守的,我們有能力守住邯鄲!” 

 虞卿看著樓昌,說道:“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為什麼要遷都?這難道不是多此一舉?” 

 樓昌被說的瞬間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