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云溪 作品

177.村外村(微修) 幌子,也是另一重可經營的保障......

這話一出,哪有人不願意的?

憑他們再小心,總是出入,怎麼可能半點痕跡不留?時日久了,很難遮掩,山谷裡不管是糧、菜、肉還是柴,都不足以自給自足,完全不外出不現實。

像現在這樣,外邊有人跡,一虛一實,山谷反而能被徹徹底底的掩藏起這樣青壯可以放開了手腳出去打獵採集,極大的減少了山谷曝露的風險。

秋季山裡物產豐富,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就算是盧二郎和施大郎,那也得有沈烈和陳大山帶著才敢走遠,周家和許家是壓根不敢給人拖後腿。

這會兒沈烈和陳大山主動提出在外邊佔個山洞,給他們找出路,帶他們找物資,這是先前求都不好意思求的事,哪有不應的?

那是一百個願意呀!

紛紛應下。

到這一步,沈烈才道:“這事還有一點,各家都讓誰出去,得大概在我和大山這兒過一遍,也得是我們能帶得動的。”

說白了,得是他們願意帶的,且不會給他們增太多負累。

這個大夥兒都懂,且這套規則限制的其實是需要被帶的四家。

盧老漢是最先表態的:“我們家就還是二郎和三郎兄弟倆就成。”

施大郎道:“我們家還是我和我二弟。”

到周村正了,他想了想,道:“山谷裡也要留青壯的,我家三個孩子,輪番著了,略想了想,便道:“我們家我和許叔、文慶、清和,也輪著,每次出去兩個。”

陳家和沈家不用說,陳家左不過是秦芳娘和陳有田輪番出去,沈家這邊,沈烈應該也是要麼帶桑蘿,要麼帶沈金,桑蘿去不去應該都隨她心意。

事情商定,沈烈也不耽擱,道:“各家以後會出谷的人一會兒過來匯合吧,趁天黑前,跟我和大山出去把附近山頭摸一摸,尤其是入口附近的,先確定有多少山洞,把山洞選下,柴刀或是斧子帶上,順便砍些柴帶回來存上。”

備柴是大事,上方這個大山洞極大,除了入口到下谷的那一小片留開以後遞放東西,裡邊最好是存滿柴,因為並不是時時都方便往裡運柴的。

大夥兒都點頭,一時快速散去。

桑蘿倒也想跟著去,但今天新添了幾隻羊不說,還摘了不少銀耳、菌子、野果,這都是得趁太陽落山之前快些清理出來,該清洗清洗,該晾曬要晾曬的,想著沈烈做事也穩當,索性把這事丟開到一邊不管了,等明天有機會讓沈烈帶她去看看就成。

只交待沈烈砍柴的時候,有羊喜歡吃的灌木上的嫩葉子就摘些回來,嫩草也多割些,餵雞鴨餵羊都成。

沈烈和陳大山再出去的時候,一人又拎了一個空揹簍。

這半下午了,還一大群人出去,各家當家的都知道原因,婦人們要問起,男人私底下也會告知一聲,不過對著孩子卻是一句沒說。

盧家可是分了家的,但盧老漢報人數的時候壓根就沒有盧大郎的事。

盧家大房的人不能出山谷,這在整個山谷裡是大家不需言說的默契,所以,要在外邊弄個山洞的事,哪怕沈烈一句也沒叮囑,但大家都有默契,回家以後當著最可能到處傳話的孩子們半句不提。

盧大郎看著盧二盧三這個點還拿著柴刀出門的時候,也只以為沈烈喊大夥兒出去打柴,壓根沒多想。

~

沈烈出去了,沈寧這幫孩子看陳有田給羊把乾草也鋪好了,水槽和食槽也弄好了,瞧夠了熱鬧,回來幫著桑蘿一起曬菌子洗銀耳。

一群孩子,連許文茵都湊熱鬧,所以做起來也快,末了桑蘿把沈烈摘的兩串微紫的山葡萄給拿了出來,讓沈寧去洗了,跟山谷裡的孩子們分吃。

她光想到都泛酸的東西,一群孩子稀罕得不行,一邊酸得皺臉,一邊還湊過去讓再分幾個。

桑蘿看得直笑。

這期間喊了陳有田,把狼皮剝了,把小羊傷口處的肉割掉,兩家把肉分了分,桑蘿讓沈安給許掌櫃家送了一份肉,又給了一碗菌子,給沈金兄弟幾個也分了一些。

沈烈一行人中途回過兩次大山洞,送柴的,還從高處放下兩揹簍的草葉,而後就又出去了,直到天擦黑才真的回了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