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牛毛 作品

第220章 不點國策

 林尚舟有理由認為帕彭把這份文件送過來不是真的想要重建聯邦議會而是藉此試探一下亞歷珊德琳的態度,畢竟承諾是她爺爺做的,她作為繼任者要不要實現這個承諾要看她自己的態度。

 這段時間跟在亞歷珊德琳身邊處理政務的林尚舟對德國現在的政治現狀也有了更多的瞭解,這個世界在聯邦議會強行關閉之後德國的立法權就暫時被帝國議會和皇帝拿在手中。

 威廉二世意外過世之後立法權更是被當時的阿爾伯特所掌控,這也是亞歷珊德琳能夠繼位的重要原因之一——阿爾伯特用自己的權力修改了《繼承法》。

 儘管關閉聯邦議會違背了德意志帝國憲法,但從一戰結束到36年才重建聯邦議會可以看出把控德國政治的右翼對聯邦議會的存在持無所謂的態度,若是聯邦議會能夠有利於他們,那就算威廉二世不願意重建聯邦議會,德國的政客們會根據憲法強迫威廉二世重建聯邦議會。

 到時候威廉二世就算不願意也沒辦法,因為憲法寫著“帝國立法權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行使之,帝國法律應取得兩個議會必要的多數同意。”

 憲法要求有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那就必須有帝國議會和聯邦議會。

 同時皇帝雖然有聯邦議會的解散權,聯邦議會只要有三分之一的代表要求皇帝重啟聯邦議會那皇帝就必須重啟聯邦議會,這相當於取消了皇帝的解散權。

 可現在的情況是德國政客對聯邦議會的建立與否感到無所謂,德國的各項事務全部集中起來由帝國議會一個議院包攬。

 重建聯邦議會對民眾而言是民主的進步,到時候人民多了一個可以訴求的地方,而取消普魯士三級投票制度對於德國的民主化進程而言更是巨大的進步。

 這兩件事情對皇帝和執政黨而言是一件好事,它們能夠增加皇帝和執政黨在民眾間的威望,同時擴大選民基礎也對社民黨參選有利。

 然而這兩件事對社民黨而言也並非都是好事,因為它們會增加執政黨的威望,若是這種推進民主化的進程在中央黨的任期內被中央黨宰相提出並順利得到執行,那麼本身在民間就有威望的中央黨將變得更受期待,這會增加社民黨贏得大選的難度。

 林尚舟現在忽然覺得選擇國策的界面就在自己面前,亞歷珊德琳自己在這件事上沒有自己的意見,而他的想法將決定德國是否在現在就開啟民主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