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災,搶艘航母當基地 作品

第935章 都是為了孩子

  在這兩種極小概率下如果還有意外發生......這已經不是能不能接受,而可以用“世上無絕對”這句話來形容了,哪有什麼絕對安全的呢,任何事情都是有風險的。

  返回基地拿出剛剛出爐的【可視範圍內的定點震盪】全部技術資料,周莉等人如獲至寶,分工之後就開始埋頭研究,作為“最大功臣”,周麟反而是第一個將這個技術完全弄懂的人。

  所謂【可視範圍內的定點震盪】,其實就是空間震盪波的一種運用形式,通過擴大設備功率,運用適當的技術在可觀察的範圍內形成空間震盪——僅僅是這個屬性就已經足夠運用在軍事方面了,理論上來說就是“我看見,我摧毀”,只要功率足夠強,甚至可以隔著幾萬光年的距離直接摧毀一顆恆星.......前提是震盪設備的功率要達到要求。

  當然,除了瞬間震盪功率之外,持續同頻震盪也是另外一種達到目的的方式,只不過這種方式更適合用來開闢航道,在瞬間震盪功率不夠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持續震盪形成一個穩定通道,然後利用重力干涉設備直接對通道範圍內的引力空間進行調整,到這一步就需要超強的運算能力了。

  而整個【可視範圍內的定點震盪】技術還需要量子理論的支持,幸好在量子理論方面基地也有充裕的技術儲備。

  “兩個月吧。”

  拿到全部技術資料的第二天,周莉頂著熊貓眼給了周麟一個大致的時間。

  不是兩個月之後就能拿出曲率引擎的概念,而是說兩個月時間可以完成技術整合並且推導出下一階段的技術——科學就是這麼嚴謹,不能有半點虛假。來福基地的科研力量確實很強,有周麟這個人形bug,但發展到現在,很多科技已經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時間來一點點實現。

  更何況現在地月系統外層的能量屏蔽層究竟是怎麼回事都還沒有搞清楚,即便是研究出了曲率引擎,怕是連測試的機會都沒有——從理論上來說,曲率引擎開闢的通道附近越是空蕩蕩的沒有大型星體越好,這樣開闢通道所需要的能量和消耗的時間也是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