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雄 作品

第1444章 證道混元

 要知道那玄武大尊裡頭出來的,如今被劉浩安排跟隨在武曌身邊的鴻鵠,就是他元始天尊也不得不表示羨慕。

 那可是一出現就跨越了準聖,一出現就是亞聖者,更是宛如一張白紙一般,稍微調教,便能大用,未來乃至於踏入混元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這般‘未來’,就是他們聖人都不敢小覷。

 你看那武曌,原本的命運軌跡之中,只能寄託於佛門權力支持才能登臨天下,可如今呢?

 人家武曌更多的還是藉助了劉浩的威能,南瞻部洲大唐帝國雙聖臨朝,乃至於現如今的唐高宗李治都知道將來自家媳婦也要等級為帝,還不是同樣沒有太多的鬱悶?

 說起這點,卻也不得不提上幾句。

 如今洪荒之內,特別是南瞻部洲大唐帝國,可要比西遊時分強大太多太多。

 這裡頭,真正的原因,卻並非劉浩‘威勢’,而是‘人道’出世也,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水漲船高,水自然是女媧娘娘修為的跨越,導致了聖人們都不得不收斂許多,船自然就是作為洪荒人族正統之地的大唐帝國百姓了。

 也是因此,大唐帝國所在的人族拿回了更多的自主權。

 也就是女媧娘娘知曉不可能和聖人們徹底切割,‘教化’之流,主力還是這些聖人們,故而,原本的大勢,女媧娘娘依舊選擇了維護,也就是將來武曌的登基。

 女媧娘娘也是女人,她何嘗不樂意?

 她都沒有意見,誰還能反抗?

 而且,在人族祖地的心中,也沒有所謂的男女有別,他們可沒有受到所謂的‘儒家思想’影響。

 人家人族三祖之中,可還有著淄衣氏的,更不會管你大唐就必須千秋萬代。

 李治,作為當代人王,自然也是知曉的,在渡過初期的鬱悶之後,也只能選擇默認了。

 好在如今的武曌並非因為佛門的權力支持才有如今這般威勢,而且還是從小就一起青梅竹馬,接受了之後似乎也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與其去想七想八,還不如在自己在位之時,將自家大唐帝國打造得更好一些,將好不容易拿回的諸多人族權力徹底鞏固起來。

 還別說,在默認了之後,在沒有想著和武曌對抗反而選擇了合作之餘,大唐帝國的雙聖臨朝也逐漸發揮出了更顯著的威力。

 比如,原本被劉浩交給趙公明三尸化身財神的‘道家福利院’,現如今已經遍佈了整個大唐帝國每一個鄉鎮;

 而後,藉助‘道家福利院’,李治和武曌更是將百家學堂也徹底建立了起來,將觸角延伸到了每一個縣府。

 道家在權力支持李治,佛門沒得選擇,倘若他們不想唐三藏好不容易取來的經書被束之高閣,就只能支持武曌;

 大家都很默契,可李治和武曌心裡頭更明白新出現洪荒天地之內的‘百家修行’才是他們真正的根基,也是能夠真正掌控在他們手中的未來。

 這就使得百家修行在如今的大唐帝國發展迅猛,逐漸形成了道家、佛門和百家修行三大體系,開始了真正的制衡。

 而百家修行之所以能夠經受住道家和佛門打壓,還不是因為武曌身邊有著鴻鵠?

 在聖人不好親自出手的狀況下,無論是道家還是佛門諸多準聖,都不敢大國壓迫李治和武曌,他們接受了第一次退卻,以李治和武曌的段位,哪裡還不知該如何處理?

 幾乎是一步接著一步的‘得寸進尺’,就比如‘百家學堂’能夠建立起來,能夠推進每一個縣府之地,其根本緣由,還是因為吸取了道門福利院和大唐帝國諸多寺廟的財力也。

 這裡頭也不得不說李治和武曌很懂得取捨,他們二人清楚道家和佛門都有著自己的底線,故而,他們也沒有將大唐帝國幽州之地劉浩建立的百家大學潛移到都城的意思。

 彷佛任由這股掌控在他們之外,但清楚的都知道,真正掌控的還是他們。

 這確實也是道家和佛門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