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鐵不加冰 作品

第 110 章 事後採訪





這其實也不是好事,一直在高壓下成長著,進步得不到誇讚,彷彿自己天賦平庸。但仁王仔細思考過了。他能承受這個嗎?他自己是可以的,那麼另一個世界的自己可以嗎?為什麼不可以呢?




仁王雅治,不管是哪一個,本質上也是很自我的人。如果建立了自我概念,那麼外界怎麼評價也就不重要了。




只是在聊到毛利時,仁王還是想到了小仁王。他想,如果將“小仁王也只學習了半年網球”分享出去,那麼他和白石比賽時這場失敗就變得“可以原諒”了,甚至大家對小仁王實力的預期也會下降。但這也是一種不公平。小仁王大概是不會願意這樣的。




同樣的,不管是哪個仁王雅治,本質都是驕傲的。




當然也會被問到和小仁王的關係。




他和小仁王長相太相似了。




《網球週刊》和網協有點關係,但並不清楚仁王在網協中登記的真實姓名,因此詢問的問題也就保留在公眾好奇的尺度上。




但對網球部公開親戚關係,不代表仁王會對外界公開。




他只是輕描淡寫說:“和仁王君嗎?說是沒有關係,大概大家也不會相信吧。但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樣。確實是重要的人沒錯,但具體的關係,很重要嗎?我是他的教練,他現在是我的學生,僅此而已。多餘的關心沒有必要。”




其實他知道,越是這麼說大家越是想要探究。




但是說死就沒意思了,也太欺負小孩了。




也得給小鬼一點“挽救自己”的餘地。




仁王的採訪難免也提到了自己的個人計劃。他避開了對職業規劃的部分,只談自己教練工作的計劃,類似下半年參加職業證件考核,休賽期也有考慮出國進行相應的進修,或是去和熟悉的教練們交流,等等。




同樣他也沒有回答媒體試探的部分,比如談到越前南次郎,他就什麼都沒說。




他願意的時候當然會給媒體一些信息,但想要滴水不漏的時候也沒人能從他的回答裡得到什麼額外的東西。




仁王的採訪結束得很快。他也是在頒獎典禮現場簡單做的採訪,照片也是直接取景拍攝的。




同樣穿著正選外套的仁王裡面不是正選的運動衫而是連帽的淺色衛衣,有種混搭拼色的感覺,看上去不像是一十九,已經快要三十歲的人。他的運動外套沒有拉拉鍊,只是簡單敞開,銀色的小辮子就垂在肩膀上。




但他站在球場上,哪怕只是簡單站著,彷彿就掌控了一切。




分明不是很霸道的表情,也沒有擺什麼姿勢,甚至眼神和表情也是溫和的,但在照片裡,那雙眼睛就是神采奕奕得嚇人。




仁王結束了採訪,又和網球週刊的記者約了第一天讓學生接受採訪的時間和地點。他讓記者直接到酒店裡去,也算是給立海大校方打個廣告,類似支持學生體育社




會活動什麼的。仁王對立海大還是挺有好感的。




他提前訂了慶功的烤肉店,同樣考慮到幸村所以是連帶著有售賣烤魚的店鋪。這種店鋪大多是半自助半定食,於是仁王也就順理成章定了其他的蔬菜,高湯,讓菜品更加營養豐富。




“用經費聚餐吧?社團經費還有剩。”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