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 作品

第九百四十二章 越王的崛起

  同時在與蘇泰開戰前,蘇康就和保持中立的中州,達成了互不侵犯的協議。

  這樣一來,蘇康不僅穩定了局勢,變相的得到了地盤,更提高了自己的聲望。

  現在的他,都傳出是比蘇哲還要賢明的王爺,不少百姓聞風而動,想要投奔這位有仁義之王。

  如果沒有京都蘇康的背刺,蘇康的這舉動,蘇祁安怕會生出好感。

  但瞭解後才知道,這位不受待見的王爺,才是隱藏最深的主。

  其野心比蘇哲、蘇泰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攻守同盟這一步,真的相當妙,手下定有高人指點。

  否則,絕對不會想出如此精妙之計。

  表面看去,軍事的同盟,確實沒有什麼壞處,可時間一長,誰能保證蘇康不會在內部安插自己的人員。

  戰事頻發,總要過境,只要停留的久,仗打得好,在來個一心為民,當地百姓乃至兵士,對這位賢明大義的越王,一定心生嚮往。

  等到時機成熟,在振臂高呼,來個黃袍加身,以這位越王的身份、威望,登基稱帝,一舉靠民意拿下三州之地,那就是民心所向。

  可以說,這才是最頂尖的收買人心,比蘇哲不知高明多少,只要大涼始終處在四分五裂,東越二州始終處在蘇泰的進攻下,所謂的攻守同盟的東州,早晚會歸順蘇康,擁戴他為主。

  這不是光靠楚雄、吳定國二人能夠阻止的,這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一旦成了,他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蘇康之計,以二人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但他二人無法阻止。

  很簡單,蘇康說到底都是大涼皇室血脈,在大涼四分五裂中,只要是蘇涼皇室,就有稱帝的資本,再不濟也能割據一方。

  他二人,始終是大涼之臣,絕不能做出什麼倒行逆施之舉。

  這才是赤裸裸的陽謀,就明擺著,就是破不了招。

  這點,蘇祁安也能理解他們,畢竟他也是皇室宗親,不說割據一方,但現在坐擁三州之地,卻是不爭的事實。

  三州的百姓願意支持他,除了他對三州百姓之好,更多的就是他流淌著蘇涼皇室的血,他的帶頭,可謂名正言順。

  這天下始終是大涼的天下,天下百姓認的主人,始終是蘇姓人,這點無可爭議。

  蘇康這麼做,蘇祁安沒有惱怒,反而很興奮,這個亂世中,碰到這樣強勁對手,是一大幸事,就看誰能笑到最後。

  簡單的和幾州幕僚打了招呼,蘇祁安帶著直屬隊的人,離開城內,直奔寧州腹地的鎮軍城而去。

  這些幕僚,蘇祁安也不熟,沒必要陪他們在這裡耗時間。

  一眾代表,也是各自上馬,緊隨其後。

  對蘇祁安這人,各州幕僚可是相當有興趣,早就聽聞永川王的大名。

  這次參加追悼會,就是想要看看這位爺到底有何種本事,能將寧州攪動天翻地覆,他們相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