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 作品

第九百二十章 監察院、林苑之


  這場慶功宴,讓每個人都釋放著自己的情緒,也讓他們愈發堅定,追隨蘇祁安的腳步走下去。

  這場慶功宴持續了整整三日,每個人都是相當放鬆,在宴會結束後,皆是各自散去。

  蘇祁安便與羅清遠等人返回了西州城,三個多月的巡視,除了讓蘇祁安對三州之地,有了一個更清楚的認知外。

  在巡視中,他還發現了一個問題,如何監管各地官員,以及當地世家。

  以目前來看,西州有羅清遠的治理下,有些事還不敢做的太造次,但羅清遠畢竟上了年紀,總不可能一直依賴他。

  這就和依靠蘇祁安在三州之地的威名,來震懾各地世家巨頭,是一個道理。

  他年輕沒什麼說的,可誰都保證不了一直年輕,對下面的監管,依靠個人的威望,時間長了會出問題。

  所以,為了三州之地更長遠的發展,也是為了能給以後收復其他各州,平定各州叛亂做個表率。

  蘇祁安和羅清遠思量再三後,決定在三司之外,單獨在建立一個監察機構。

  這個監察機構,與三司平級,直接對三位主母負責,每一郡縣,都有監察機構的分支。

  他們的責任,就是替代蘇祁安對各州官員、世家的監察,這種性質,類似於大涼的監察御史。

  只是大涼的監察御史,往往都是從京都官員任命,直接下地方巡視。

  這種不瞭解基層民情,加上是京官出身,常年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所謂的監察,到後來成了走流程。

  為了杜絕這種現象,蘇祁安一改從州內抽調,而是將監察機構下放到縣一級。

  為了和監察御史區別開來,也是證明蘇祁安有信心,對三州之地的整治,建立的監察機構名為監察院。

  派遣到郡縣一級的監察人員稱呼監察使,更重要的並非走過場,而是常駐郡縣衙門。

  同時參與到郡縣衙門的工作,論級別,僅次於郡縣主官。

  將臨時機構直接改制常駐,參與當地工作,這樣一來,更能深入百姓,體察民心。

  監察院的成立,相當於懸在每個官員世家頭頂的一把刀,別看級別不高,但手中權利很大。

  足以讓每位官員、世家不敢造次。

  監察機構成立,第一時間就得派出監察人員,監察使的人選好說,和羅清遠商量後,決定讓那些在州內已經致仕的官員出任。

  讓他們擔任,一來本身有威望,二來對衙門可謂門清,擁有十足的經驗。

  當然這些致仕的人員,是第一批,後面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

  同時,會給他們配備副手,採取以老帶新的方式,這樣一來,又能儘快培訓年輕人上手,又能發揮他們的餘熱。

  這消息的發佈,三州境內致仕的老人,想都沒想,滿口答應。

  他們是致仕了,但心裡還是有繼續貢獻的心態,但可惜,朝廷並不重用他們,只能落得提前致仕。

  心裡的苦悶,無人理解,但現在這位新上位的三州統治者,永川王,竟然會請他們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