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太空 作品

第39章 彈射膠囊

  不管當時的情況是怎麼樣的,有一點,至少是可以肯定的——沒有方心陽院士的高強度防護材料,就不會有奇蹟寶寶。

  “小娃娃,你的這個疑惑,我可以給你解釋。”

  梁天在這個時候幫著自己的兒子發聲。

  他是方心陽和戴冰豔的導師,除了2.22太空災難事故的調查沒有參與,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比梁航宇瞭解的更多一些。

  梁天主要的工作都是在上海航天八院,他帶出來的大部分學生,也是上海航天八院的。

  他是在退休之後被返聘之前,去的上海交通大學,做了戴冰豔和方心陽的導師。

  戴冰豔和方心陽的研究,都和地月能源相關。

  戴冰豔的主要成果氦三能源的提煉和保存。

  方心陽主攻的,是怎麼多快好省地把在月球提煉好的能源給運到地球。

  夫妻倆的研究成果,算是相輔相成的。

  出成果的時候也差不多。

  方心陽是基於要實現月地能源投擲的目標,去研究的材料。

  材料出來之後,又首先被運用到了航天器的自動逃逸領域。

  二十年前,並不是只有方心陽一個人在研究高強度防護材料。

  每一架飛離地球的常態化星艦航班,都裝備了自動逃逸設備。

  獨立高強度保護罩彈射,只是逃逸的方式之一。

  因為方心陽的材料從被研究出來投放市場,就沒有遇到過失敗,所以普及速度自然也就是最快的。

  只不過,讓這種材料名聲大振的,並不是在自動逃逸設備上的應用。

  而是方心陽進行了一次模擬月地投擲試驗,並且取得了成功。

  儘管方心陽是材料和能源運輸兩個領域的頂級科學家。

  他提出月地投擲假設的時候,還是被很多人當成了一個玩笑。

  【把提煉好的氦三,裝在這樣的高強的材料裡面,利用月球引力只有地球1/6的事實,以投石機的方式,直接從月球向地球拋射。】

  這麼大膽的假設,在2050年代也一樣是超綱的。

  但方心陽就是成功地完成了這個試驗。

  按照方心陽的路徑發展下去,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能源運輸,比二十年之後的效率都要高出很多倍。

  梁天告訴方原。

  方心陽的月地投擲試驗,無疑是成功了。

  但這個試驗,就和給【長二捆】做澳星發射試驗帶的鐵疙瘩是一個概念。

  防護罩的裡面,裝的是同等質量的非易燃易爆的鈍性材料,並不是絕對零度的氦三。

  梁天:“我們把氦三叫做完美能源,肯定是看重了氦三清潔核能的屬性。2.22太空災難,讓人們對先前的月地投擲試驗產生了疑惑。”

  如果這種防護方式,不是100%安全的。

  如果意外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

  那真的開啟月地投擲試驗,是不是就等於把一個巨大的導彈,從月球往地球彈。

  梁天:“小娃娃,伱自己想一想,如果做不到萬無一失,絕對安全,結果會是什麼樣?”

  方原:“這種試驗,不都只投向無人區的嗎?”

  梁航宇在這個時候接話:“首先,科技的發展,讓沙漠和航洋的中央,都出現了一下人類聚集地,傳統意義上的無人區,已經所剩不多。”

  “那其次呢?”方原。

  梁天和梁航宇一起給方原解釋。

  月地投擲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氦三能源的運輸。

  假設試驗成功,防護罩裡面裝的能源,肯定會越來越多。

  如果做不到萬無一失,哪怕失敗一次,毀掉的可能就是一整座城市,甚至可能還不止。

  這種防護材料再好,這種運輸方式再便捷,地球也承受不了極小概率的失敗結果。

  “那還是很奇怪啊!”梁星火在這個時候插話。

  從一開始只想扯開話題,到後來被方原爸爸實驗室被關停的故事吸引。

  梁星火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武姿姿:“洞么覺得哪裡奇怪?”

  一直沒有怎麼說話的星火媽媽,也插進來一句。

  這是來自媽媽的關心嗎?

  哪怕不說話,也一直在關注著她?

  梁星火需要時間消化自己這一天接收到的這麼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