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涼不加班 作品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一身正氣撬豆花

 

事實也卻如荀文曲所言,王庭自倉促應戰過後,或明或暗中所做佈局,皆令人拍案叫絕,哪怕是有些俗語之中馬後炮之嫌,然而大多舉動,即使是蟄伏大元其中的暗棋不曾通稟的零零碎碎手段,都是被荀文曲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其中就包括力推革除各地族老大權,少赫罕先行將本已分散得七零八落的各方權柄,重新拿在手中,大權在握,而後才將目光挪到王庭內亂處。

 

欲先攘夷,必除內患,似這類話已是在無論民間朝堂,都被人們唸叨得滾瓜爛熟,可當真要以雷霆手段收復王權,而真在短短不過前後數月間,真將權勢皆盡收歸王庭所有,而並不曾掀起什麼大亂,既是豪擲千金的賭局,也足能顯現出王庭決策,並不似以往揣測那般混亂無章,而是極為周密。

 

荀文曲再落座時,繼續開口,“大元那等地界,常年無同心一力,各部族之間結黨營私明槍暗箭,相對之間消耗甚巨,因此能被王庭借雷霆手段,反應不及時對準族老下刀,本就是佔了相當的便宜,再不客氣說,此事並不見得像料想那般難,但哪怕是一壓再壓,也遠遠談不上容易。”

 

“老臣絲毫不疑,聖人倘如立身在那般處境下,同樣能將此事做得周全,可能夠在主動讓出淥州一事,與力除族老等事上皆有建樹的少年君王,畢竟是不得小覷,戰事已至才除內患,總不見得穩妥,非要說從中汲取社麼道理教訓,大概就是莫要到火燒眉毛時,再找清水滅火。”

 

說得已很是明顯,實則無需荀文曲提及,在場這三人,一位是一時天下最為年輕的朝中二品,一位乃是上齊聖人,一位則是穩坐一人之下位置,安如山嶽的數朝老臣,皆是心知肚明一件事,那便是上齊的天,大抵是要變了,最不濟文強武弱這般格局,在往後不知道所剩多少的太平時日中,必將有所緩和,但又何嘗是什麼容易之舉,稍有不慎,雖不見得陷入泥潭不得抽身,總也後患無窮。

 

“還別說,大元這場戰事大抵是定盤終局,往好處琢磨琢磨,我上齊地處天下西北,與大元相隔甚遠,倒是招惹不出什麼大風波,可對於大元那幾家鄰居,怕是都要掂量掂量,真要令大元緩過勁來,到遍地狼煙時,能不能以一己之力擋住那地界的鐵騎,這陣勢聽著都嚇人。好處就是提前給人間數國提了個醒。”

 

從邊關回返,荀公子難得過幾日順心日子,旁的不論,宮中的茶湯終究飲著順口些,相比起邊關地苦寒,禦寒時節大多是滾水熱酒,自認酒力不強的荀元拓,當然還是更為鍾情文人那套紅泥小爐慢煮茶的習慣,開口時又飲兩口宮廷青瓷裡盛放的茶湯。

 

“到底是一脈相承,心眼子壞得很。”老頭斜睨荀元拓兩眼,倒也沒多出言教訓,只是無意間開口,“說回來同你家那師父一樣,都是瞧熱鬧不嫌事大的,但這話也沒說錯,沉溺於一時太平,怕是許多人都忘卻當年烽火連天,近乎將這座人間打沉的慘烈亂局,一潭死氣沉沉魚群,經大元這條活泛的魚兒攪動,怕是又要有波瀾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