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地圖和聖旨

夫妻倆久別重逢,且經歷都極多。一個九經生死,一個經歷生子、敵襲、內政。

 

那話就跟說不完一樣,也不覺得口渴,反正就能一直聊。

 

聊孩子,聊光州的家人,聊凌墨蕭在北疆時發生的事,聊幽州這兩年的發展,以前沈冬素實施的新令。

 

還有長安的事,只是凌墨蕭似乎並不怎麼關心太子和吳王的爭鬥,他跟沈冬素的意見一致,管你們在長安怎麼鬥,只要別沾染幽州就行了。

 

他對冬素說的怎麼將北疆漢化這一點,最感興致。

 

他也不想好不容易打下北疆,結果過個十年、八年,那批韃子又從瀚海之北跑回來,再次壯大起來。

 

北疆那片土地千年來都是這麼輪迴的,一個異族崛起興盛,便南下打漢人。

 

漢人擊退之後,太平個百八十年,又一個異族崛起興盛,繼續南下打漢人。

 

他們好像對漢人的領土是從骨子裡嚮往的,而漢人又不喜歡遊牧生活,對那片土地並不嚮往。

 

導致每次都是,我們打下來,然後扶持另一支弱小的異族,給我們上供,代我們放牧。但過了幾十年,戰爭重演。

 

歷史就是一個圓,不斷輪迴著。

 

沈冬素的意見是,像當初建設北境一樣,以建設兵團的方式,軍民一體,去建設北疆那片土地。

 

另外,對於那片土地上的異族人,採取重用女性,提高女性部落族長的權力的方式,與之交易、融合。

 

女性族人能有限地遏制戰爭,壓制族人的好戰天性。再有就是,鼓勵大夏的富商、士族、勳貴去建設北疆。

 

這一點很容易,前有姜宏獻禮,長安人親眼看到,北疆那塊地方,並非只能放羊牧馬,而是有無數寶貝的。

 

只要那片土地上有更多的漢人紮根,那片土地才會徹底漢化。

 

然後說到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遊牧民族為什麼總下南掠奪?

 

這個問題若是旁人聽到了,只會笑王妃無知,這不明擺的事嗎?

 

他們的糧食不夠吃,年年冬天會餓死很多奴隸,為了部下吃飽,只能在寒冬來臨之前掠奪漢人。

 

凌墨蕭卻沒這麼回答,而是沉默良久後道:

 

“我知道冬素的打算,你想利用商隊,幫他們賣牛羊、草藥、礦物等資源,然後給他們換取糧食、鹽、茶等生活物資。對嗎?”

 

“可如此一來,不是養虎為患?不缺糧食,他們的人口會激增,他們會有更多的士兵。”

 

“若能一直以商供養還好,但萬一哪一天商不足以供養,他們會更兇猛地南下掠奪。”

 

沈冬素輕笑著道:“據說,我們漢人是世上最擅長豢養和種植的民族,兇猛的野豬和野狼,我們養上幾代,就變成家犬和家豕。”

 

“人在飢餓的時候,能為一口吃得連命都不要,但一吃飽,便會不想動彈。”

 

“聽密林中的異族人說,之前他們會訓練五歲的孩子,跟野獸搏鬥。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太過惡劣,八歲的男孩就要當大人用了。”

 

“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捨不得在冰天雪地的時候,讓孩子出門去訓練。因為他們不缺食物,也不怕野獸上門。”

 

“猛虎的幼崽被人類豢養上幾代,放歸山林,別說做山大王,能不餓死都是好的。”

 

“一些雀鳥養在籠子裡,別說在寒冬前飛向南方,便是連飛都快忘了。”

 

“王爺想了很多,卻沒想過人性,異族人也是人,是人就會變。”

 

“不信王爺去看看長安的開國武將之家,哪一個先祖不是一刀一刀軍功爭出來的,而現在他們的兒孫呢?”

 

“呵呵,比得過陳星耀的都沒幾個。”

 

凌墨蕭輕輕點了點頭,輕笑道:“先不說北疆的事,打下北疆是我的責任,如何治理是陛下的要操勞的事。”

 

沈冬素心中一嘆,她明白凌墨蕭還是覺得自己的想法太過天真,她能理解。

 

畢竟自己前世已經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並且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

 

而凌墨蕭的認知裡,那片土地只會滋生敵人,我們沒必要對敵人仁慈,只要打壓和消滅就行了。

 

且他認知的世界,就是中原大地和北疆,至於南邊的交趾啦,佛教起源的天竺,或是高麗、倭國這些小國,都不算什麼。

 

沈冬素覺得是時候拿出那件東西了,那件她一直在等合適的時候,送給凌墨蕭的東西。

 

她輕輕地將牆上的那塊幽州地圖捲起,那是她用拉百葉窗的方式,特製的牆布。

 

隨即,後面露出一塊同樣大小的地圖,但卻是凌墨蕭從未見過,且完全認不出的地圖。

 

幾乎全是藍色的海洋,只有幾塊陸地,粗糙地畫了一些線條。

 

可凌墨蕭卻本能地看得心狂跳不止,連懷裡的大寶一直在揪他的頭髮,他都置若罔聞。

 

這一刻,他有種冬素在洩露天機一樣的感覺。讓他既興奮,又擔憂。

 

“這是?”

 

沈冬素抱起小寶,輕笑著道:“凌王殿下,請看一看真正的天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