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雙林 作品

第184章 運河上面的一船死屍

  “盧家販賣人口,從閩州、嶺南等地搶奪百姓,賣到長安。這是動搖國本,請皇上嚴查!”

  盧家的人反應很快,販奴案確實是大案,憑盧家一家想逃過此劫很難。

  他需要拖更多的人下水,首秀就是陳家。北區的瘟疫是皇后散佈,這事已經在長安城傳開。

  盧家當即說,這艘船的人都是陳家要的,那瘟疫之所以在船上傳開,也是皇后的責任。

  船和船工確實是盧家的,但裡面的貨物卻不是盧家的。

  陳國公大怒,罵盧國公血口噴人。盧家幹出販人為奴這樣遭天譴的事,陳家可幹不出來。

  盧國公反問他,那幹出在長安城散佈瘟疫的事,就不怕遭天譴了?

  若是普通人,你還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乾的事跟孃家沒關係。

  陳國公可不敢這麼說,這麼說不就是在指責皇上嗎?

  販奴案曝光之後,整個江南道都被瘟疫感染,且瘟疫已經往河南道蔓延之事,也隨之呈上皇上的案前。

  就在冬至那一天,江南道漕運幫派發生民變,衝到縣衙搶藥,因為漕運很多工人都感染了瘟疫。

  至於地方一霸盧家,已經被憤怒的百姓衝進盧家,搶一糧食和藥,一把火燒了盧家幾所宅子。

  總之,民變已生,若朝廷再無動作,整個江南道都要淪陷。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幽州再送險報,韃子攻城,急需援軍。

  皇上是焦頭爛額,朝堂上紛爭不休,有人說派重兵鎮壓。

  有人說要以懷柔之策對待百姓,但根本是瘟疫不治,百姓就會變成暴民。

  盧家不懲戒,朝廷就失了威信。

  皇上趁此機會,頭一回開起殺士族之令,那就是盧家三公子,抓到江南道,當眾宣讀罪證,殺頭,以平息民怨。

  開始還有士族不同意,說大夏建國數百年,都沒有開過這個先河。

  難道刁民鬧事,就要殺士族平怨?

  盧三公子已經被罰流放千里,還不夠嗎?

  皇上氣怔,凌墨蕭當朝問那反對的鄭國公:“聽說你家和盧家有海商生意,也不知道江南道的百姓知不知曉?”

  鄭國公臉色大變,江南道盧家被暴民衝進去搶掠燒燬之事,已經在士族之中傳遍了。

  他們都沒料到,之前從不看在眼裡的賤民,發起恨來會這麼大膽!

  這會問凌墨蕭這麼一問,鄭國公想到自家會遭遇同樣的事,瞬間不再開口。

  除了殺盧三公子,還要罰盧家萬金,以用於治理江南道瘟疫。

  盧家不服,堅持要報陳家下水,非說這一船人是皇后要的。

  他以為皇上會顧忌皇家顏面,將事情大事化小的處理,以前士族在地方上犯了事,都是這樣處理的啊!

  只不過這次的事情確實大了些,可又能怎麼樣?死一船奴隸,死一些賤民,有什麼關係?

  盧家沒想到,皇上對皇后根本沒感情,正愁找不到削弱陳家的辦法。

  既然你們起了內訌那朕自然緊抓住這個機會不放,皇上以一種痛心疾首,大義滅親之舉。

  剝奪了皇后的後位,打入冷宮。

  同時讓盧家上繳丹書鐵卷,奪了國公之位。

  又派大理寺前往江南道,徹查販奴案。

  盧國公傻眼了,他以為拖陳家下水,能減輕自己的懲罰。

  沒想到卻是懲罰更重了,大夏開國以來,還沒有上繳過丹書鐵卷之例啊!

  盧國公試圖聯合其他士族一起反對皇上,但別士族都知道,只是販奴案還不當緊。

  當緊的是販奴案引得江南道、河南道都有了瘟疫,引發了民變,這可是大事。

  並且盧國公徹底得罪陳家,皇后雖然打去冷宮,可太子還好好的啊。

  誰能保證太子事後會不會為母報仇?現在的盧家就是個攪屎棍,誰敢沾染?

  盧國公上躥下跳也沒用,且牆倒眾人推,其他士族趁機都把那些暗地裡的髒亂生意,往盧家身上推,都想跟盧家割裂。

  當盧三公子被押送法場,在萬千百姓的圍觀下砍頭時,正值新年到來。

  可惜這個新年是註定不好過的,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除了不懂事的孩子,沒一人有心情過年。

  盧三公子被斬首,龐然大物盧家倒臺,暫時平息了民怨。

  莫修謹也在圍觀斬刑的人群之中,看著盧三公子被斬首,他知道他在江南的任務完成了。

  但他還不能回家,因為……一陣猛咳,接著四面八方的百姓都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