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更名寧山學院

  如果班裡有名額,才會對外擴招。

  高年齡班人少,但初級班、中級班可都是搶手得很,但凡年齡合適的,哪個不想去?之前書院還沒搬遷擴建的時候,就不太好進,等以後擴建好了,肯定會有更多的人來。

  “不是吧?這都擴建了,還能搶不到名額?”本來還想省錢,等妞妞大了些再報的大嬸,一聽大娘這麼說,心裡就有些慌了。

  “那肯定啊,外面哪裡有男娃女娃一起收,什麼都教的書塾?我兒子經常在外面跑,他跟我說的,外面沒有。也就我們運氣好,碰上了大善人。”

  夏家,真的是大大的善人。

  人家養兒養女就是有一套,瞧瞧她那幾個兒子女兒,哪個不是有本事的人?

  大兒子跟他爹搞農學,一看就是有出息的;二兒子、三兒子會讀書,做了官;就是四兒子看著嬌氣了點,但人家也照樣把學院給開起來了,人人道一句“夏山長”。

  更不要說夏家的那兩個養女了,一個做了大夫,一個開了飯店,嘖嘖嘖嘖,十里八鄉的人家哪個不羨慕?

  後來寧山村學辦起來以後,他們寧山村就出“人才”了。以前大家只知道埋頭種地,現在倒好,不是進這個作坊,就是進那個作坊,一家老小都能找到活幹,有月銀可拿,還能賺不到錢?

  最重要的是,寧山村有自己的農學研究院,高產糧種特別多,動不動就是畝三產千斤,再加上各種各樣的新鮮農具,那點地一個人都儘快完了。

  地裡的糧食夠吃,還有多的能賣錢;家裡多餘的勞動力能出去打工,攢錢,這日子能不越過越好嗎?

  最讓人羨慕的是,寧山村的人都特別有本事,不是這個開作坊,就是那個辦養殖廠。自己村地盤只有那麼大,搞不過來,就跟別的親戚合適,把作坊搬到了人家地頭上去。

  若是作坊開得不順利,還能去寧山村學“求助”,那邊二話不說就派了一個實踐小組過來。小組裡的人都是做相關研究的,師傅帶著徒弟一陣忙活,很快就將問題給解決了,作坊也就開辦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