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三少 作品

第475章 佩服大人的辦事效率

 清單上共有標本件數兩千四百七十多件,什麼飛禽走獸,海中奇珍,國內的,國外的,應有盡有,不計其數。 

 這個標本清單,看得慈禧皇太后直咂舌。 

 當然,樊國樑心裡更高興,除了搬遷的銀子外,這些標本也可以有一筆不小的收入。 

 雖然把百鳥堂的標本留下來,這件事是樊國樑和慈禧皇太后秘密商議的,可是,紙裡終究包不住火,沒有不透風的牆,最終還是要見陽光的。 

 不久,李鴻章就知道了此事。 

 李鴻章聽說後,氣得咬牙切齒。這個慈禧皇太后也太不像話了,這樣的事情竟然揹著他,不告訴他,私下裡和洋人談判,這簡直是愚弄他的智商。 

 真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可是,李鴻章也只能是氣氣自己,奈何不了慈禧皇太后,只能順著事情往下走。 

 現在合同簽了,搬遷的地址也選定了,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搬遷的費用了,可是搬遷的費用到目前還沒有著落。 

 這些是李鴻章最頭疼的事,沒有銀子,這教堂怎麼搬遷,總不能憑說說話,就能把北堂搬遷走吧。 

 李鴻章沒辦法,只好再次赴京,商議北堂搬遷事宜。 

 上回,慈禧皇太后跟他說過,他可以和總理衙門去商議這件事。 

 他想,現在必須得這麼做,總不能讓他北洋海軍一家出這麼多的銀子。 

 他還需要購置船隻,訓練海軍,購買炮彈等,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現在他都已經是捉襟見肘了。 

 他哪裡還有那麼多的銀子去搬遷北堂,購買動物標本。 

 李蓮英進京後,直奔慶王府奕匡那兒。 

 自從恭親王奕欣被罷免後,慈禧皇太后便派慶王奕匡總理衙門事務。 

 現在,李鴻章自然得去找慶王奕匡,不找他,他再能找誰去。 

 慶王奕匡的府第在定阜大街,原來是大學士琦善的府第。 

 大學士琦善,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未經朝廷批准,擅自做主,和英國簽訂了議和條約,割讓香港,被朝廷逮捕入獄,並沒收家產,府第就歸慶王奕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