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三少 作品

第472章 此事只能我們三人知道

 那一年,康熙皇帝偶感傷寒,後又轉為瘧疾,三天兩頭,寒熱發作,渾身難受。 

 康熙下旨,遍徵天下名醫,前來給他看病。 

 隨後,天下名醫絡繹不絕,紛紛前來給康熙皇帝看病,結果,康熙皇帝吃了許多藥,還是不見效果。 

 就在康熙皇帝心急如焚之時,來了兩名法國傳教士,聽說了康熙皇帝的病情,特地前來為康熙皇帝就診。 

 他們給康熙皇帝呈上一種白色的藥粉,說是法國產的,叫“金雞拿”藥劑,專治瘧疾,而且還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如果康熙皇帝吃了這種藥,他的瘧疾就會很快好的。 

 康熙皇帝聽了非常高興,當下就按照兩位傳教士的說法,服用了這種藥劑。 

 沒想到,這種藥劑效果非常明顯,康熙皇帝吃完後,時間不長,瘧疾就沒有了,身體很快恢復了健康。 

 康熙皇帝龍顏大悅,給這兩位傳教士在皇城內賞賜個宅第一座。宅邸就在西安大街路南的蠶池口。康熙帝親自題寫了“仁慈堂”,表示對這兩位傳教士的感謝。 

 第二年,兩位傳教士想在仁慈堂西側的一塊空地上修建一座教堂,於是上奏康熙皇帝,請求康熙皇帝恩准。 

 康熙皇帝自然恩准了這兩個傳教士的請求,批准他們建教堂。 

 教堂修建好後,康熙皇帝給兩位傳教士賞賜“萬有真元”橫匾及長聯,命名為“救世祖堂”,即所謂的北堂。 

 由於蠶池口緊挨宮廷,加之北堂所建鐘樓過高,可以從北堂俯瞰內城。 

 後來在咸豐十一年的時候,總理衙門曾經向法國使館提出過這一問題,但是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反而在同治四年,重新加高擴建了北堂。 

 於是,這個問題在大清國朝廷內就變得異常尖銳了。 

 現在,慈禧皇太后打算在修建清漪園的時候,順便把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修葺一下,再趁此機會,把北堂搬遷走。 

 李鴻章從儲秀宮出來,徑直就向他的府邸走去。 

 李鴻章一邊走,一邊在想,如何把那個北堂搬遷走,這是他最頭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