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三少 作品

第72章 你不要逼人太甚

 八位顧命大臣聽完東宮太后的話,覺得她的話言之有理,合情合理,再也不好說什麼,就都點頭表示同意了。

 此時的聖母皇太后雖然沒有看到事情的發展按她預料的方向進展下去,但是畢竟八位顧命大臣開始妥協了一半,標誌著她的目的接近了一步,她的要求達到了一半,得饒人處且饒人,姑且就先這樣吧,等著慢慢在收拾他們,再從他們的手中攫取更大的權力。

 就這樣,新皇帝還在後花園裡和諳達張文亮捉蟈蟈,鬥蛐蛐的時候,八位顧命大臣和兩宮太后就開始為了掌握大清社稷的大權進行了第一次交火。

 此時的新皇帝繼位,實際上變成了八位顧命大臣和兩宮太后一起垂簾聽政,新皇帝載淳只是個擺設。

 兩宮太后的大印是哪裡來的?

 上面說到過,咸豐皇帝在臨終前,召見過兩宮太后。當然,那時候她們還不是兩宮太后,她們兩個還是皇后和懿貴妃。

 咸豐皇帝分別給了她們兩個人一個小金匣子。當時告訴她們平時不要打開,必要時再打開,那時是她們的護身符。

 現在兩宮太后感覺到八位顧命大臣已經把她們兩個架子火爐上烤了,她們不得不拿出這最後的殺手鐧。

 咸豐皇帝傳給東宮太后的是一枚“御賞”印,傳給西宮太后的是一枚“同道堂”印。

 八位顧命大臣諭旨擬好後,呈給兩宮太后御示,兩宮太后御示完後,分別由東宮太后在諭旨的起頭蓋上“御賞”印,西宮太后在諭旨的末尾蓋上“同道堂”印。諭旨只有同時蓋上這兩枚印章,才能生效,否則不能頒佈。

 看來咸豐皇帝還是有先見之明的。這樣做,八位顧命大臣和兩宮太后可以互相牽制,權力就不會落在其中的任何一方。

 再說,咸豐皇帝一行人在熱河避難的時候,恭親王奕?留在北京處理國家大事。

 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後,恭親王奕?就與英法聯軍從中斡旋,進行談判。無奈清政府早已腐敗不堪,無法抵抗英法聯軍的進攻,由於軍事實力上的差距,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