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唐韻 作品

第1346章 這曲兒有點古怪

  真正關鍵的地方,還是姬楚、公孫城和張移。

  這仨投靠寧王是關鍵轉折點,那之後寧王的大計才正式形成。

  而且這大計應該是看到唐韻登基,才開始設計的,不然後續攛掇燕王謀反之事根本無法辦到。

  陳言盯著姬楚、公孫城和張移三個名字,半晌眼珠都不動一下。

  兩個死的,一個活的,活的這個看樣子是審不出啥來了,死的兩個,張移,陳言與他接觸不多,瞭解頗淺。公孫城倒是接觸得多一些,不過也好像沒透露過什麼可疑之處。

  等等,公孫城死的時候,好像叫了一個女子的名字,或者說稱呼,叫什麼嫵娘。

  而且因為中毒時失去意識,唱了個曲兒。

  失去意識時還能完整唱出來的,自然是記憶深刻到了極致,幾乎近於本能。

  想到這裡,陳言忽然一震。

  大周這個時代,可不是音樂氾濫的時代,每個人一生能聽到的樂曲相當有限。

  而還有曲詞、可以拿來誦唱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很多人半輩子聽過的曲子,都是父母長輩唱的。

  但奇怪的是,公孫城出生長大的地方,是在江州益揚。

  益揚是個大城,乃是益王的封邑。其地繁榮,名人名曲也很多。

  當初陳言搞縣文工團時,專門研究過大周各地的音樂、舞蹈等文化。

  青山縣原本就相當於一個移民為主的縣,原住民不過幾千,全國各地的人都有。陳言為了研究這些地方的音樂舞蹈文化,曾經向許多人求教過。

  其中就包括了益揚城。

  至少在他聽過的益揚小曲兒裡面,沒有這種曲風。

  那曲子當時陳言因為覺得曲風陌生,還有意地去記了一下,大概還記得調子和曲詞。

  “華華傾兮森蓋,洨洨覆兮良檽……”

  “祈娥神之舞絕,拜英仙之歌罷……”

  “江兮波盈,月兮皎缺……”

  ……

  益揚是個臨海的城池,小曲的曲風其實還挺豪邁開闊,像這種有些華麗的曲詞,確實不像是出自那裡。

  而公孫城離開益揚之後的經歷,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