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縣令爺 作品

第172章 人工運河

  這個規模的工程量,先不說人力的問題,光是銀兩耗費,怕不是就得數十萬兩。

  別說是一個縣,怕是整個隴州集全州之力,要挖好這種規模的河道,也得十幾年!

  這傢伙,絕對是吹牛!

  陳言見她一臉不信之色,也不多說。

  愛信不信!

  大周交通的不便利,陳言深有體會。

  要想富,先修路。

  他因此才一開始就大力修建道路,研究出水泥,開創性地搞出了水泥路。

  這使得青山縣內部的交通,效率提升了五倍以上。

  以前從青山縣邊境到縣城,坐馬車至少要三個時辰以上。

  現在半個時辰,就可以抵達。

  當然,這些水泥路並不是任人隨便使用。

  只有常來的商戶和常住本地居民,才能用它們。

  如果是偶然來到青山縣的外來戶,沒有任何生意合作前景的,分佈在全縣範圍內的納撫營哨探,會設法讓他們走過去的老路舊路爛路。

  就像蔡大當家剛來時,便走的是老路,爛得一匹。

  又如唐韻她們第一次來青山縣,走的便是輿圖上的山路,累得半死。

  納撫營的哨探早就發現了她們,但看她們似乎是商販的打扮,正是縣令大人這些年主力招攬的目標,於是沒有干涉她們的行動,任她們發現了水泥路的存在。

  而任何到了青山縣的行商,都會簽下保密協議,保證不會將這裡的事透露出去。

  所以縣內超出時代的交通環境,外人很難得知。

  低調行事,暗中佈局,儘可能降低被朝廷發現的機率,是陳言的基本原則。

  不過這終究只是縣內交通。

  從外界運往青山縣內的東西,還是隻能走舊路。

  陸路因為戰火和年久失修,早就破爛不堪,運輸起來極為麻煩。

  所以能夠用水路的,都儘量選水路。

  陳言花了大量功夫,組織人手,將隴河的青山段,人工挖出了一條長約十里左右的人工河,人工河和隴河的匯流處則用樹木等偽裝起來。

  如果有朝廷的船隻到了這裡,這些偽裝便能發揮作用,避免被發現人工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