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 作品

第169章 大編隊陣型

這個加速度極限並不是引擎技術差距,而是文明個體承受差距。

“我認為是有可能的,別的不說,只要能看到儀器設備上的信號,我就可以進行這樣的工作。”說這話的是密碼學家塔利婭辛斯卡婭。

緊接著,以視頻形式出現在大屏幕上的語言學家陸筱芬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我也這麼認為,我們現在已經是無紙化辦公,只要儀器正常,破譯工作是可以進行的,我們能做,沒有理由同為一級文明的對方不能做。”

“如此說來,對方的超級計算機不咋地嘛。”聽到兩人如此說,嶽淵也認為有道理,於是下了這麼個誤判的結論。

“總長,也許,他們在階段信息的時候已經開始破譯了,但發現一個小時內沒法破譯,所以才進行極限減速.”鬱南風表示了不同看法,因為他覺得灌注加速緩衝液不需要一個小時那麼久。

嶽淵點了點頭,表示意見保留,然後順便問了一句:“唔現在通訊延時是多少?”

“3.6個小時。”

3.6個小時,就是3個小時36分鐘。

那就等吧!

“嶽帥,對方艦隊還在調整姿態,好像在改變編隊隊形!”就在這時候,一位負責觀測員喊道。

嶽淵眉頭一挑:“屏幕動態顯示。”

說著,嶽淵揹著手,看向大屏幕。

上面顯示的不止一個角度的視頻,有正面視角也有稍微偏上下左右四個側方向的也有,但側面不是真的側面,而只是比正面偏一些。

很顯然,這是武當山艦、峨眉山艦編隊放出去的那些探測器拍攝到的畫面。

在畫面中,嶽淵看到那支龐大的艦隊正緩緩地調整著姿態,開始感覺有些雜亂,但看了一會便看出了端倪。

這支未知艦隊確實在變換編隊隊形。

剛開始的時候,艦隊的一百二十搜主力艦和後邊的兩百九十三艘圓桶型飛船大概呈長方體陣列,但在變化之後,長方體陣列已經走樣了。

沒讓嶽淵等多久,未知艦隊的編隊變化就完成了。

未知艦隊排成了一個傘型結構,傘型結構前端由一百二十艘主力戰艦構成,而後邊的‘雨傘的杆’則由兩百九十三艘圓桶飛船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