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 作品

第二十八章 困難重重

而能源供給的核反應堆則放在轉軸中心。

核心核反應堆這種設施非常巨大,所以容納它的中軸也被設計成一根直徑超過兩百米的擎天巨柱。

主推進器貼在轉軸外壁上,副推進器則分佈在每一條力臂上,至於矢量轉向推進器,則被安裝在圓柱體上下底面外沿上。

看著詳盡的設計方案,嶽淵點點頭,欣慰道:“就用這個方案,至於多飛船方案也不能丟了,高坤你負責把它改成戰艦設計。回頭我會讓丕特安排相關部門配合,飛船項目爭取在今年內開工。”

“沒問題,不過設計成戰艦的話,我需要統帥部配合!”高坤應道。

“當然。”嶽淵十分乾脆道。

畢竟戰艦就是給統帥部用的,肯定要統帥部參與進來,雖然他們不懂設計,但一些使用習慣什麼、炮臺位置什麼的,還是可以提提意見的。

“嶽總長,有個問題。”看到嶽淵起身離開,鬱南風趕緊開口。

“講。”嶽淵頓住身體。

鬱南風猶豫了一下,提醒道:“我們即便造出了飛船,也沒法立刻離開木衛四。”

“我知道,但我們也不能什麼都不做不是?”嶽淵回頭看過去,嘆了一口氣道。

當時甘德早就說過現在星空的情況,超新星遺蹟到處都是星際塵埃,慣性航行階段的飛船一定會受到塵埃影響而減速,他又何嘗不知?

只是什麼都不做的話,人類就很可能會陷入某種看不到希望的消極狀態,所以即便現在明知道用核裂變方式推進很難實現星際航行,但也不能不去做。

只有這樣,困於木衛四的人才會看到生的希望,才有奔頭。

況且也不是完全沒希望,只要建造飛船期間,可控核聚變得到突破就行。這是有可能的,雖然木衛四相對於之前的地球,技術已經倒退了,但並不是很大,在可控核聚變領域,也就十幾年的樣子,完全有能力追回來。

恰好飛船的建造也需要很長時間。

根據工程部預估,這麼大的飛船項目起碼得建個二十年時間,除非在此期間技術再次騰飛,否則只多不少。

畢竟這麼大的船,可是從零開始的,還要配套各種設施和差不多十萬個冬眠艙。

其實原本木衛四軌道上有一些軍艦的,可惜都在大災難中被摧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