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記的九命病貓 作品

第277章 265: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楊春燕兩人將今天需要磨漿的紅苕,全部切好送去後院,又把磨好了的紅苕漿抬到前院。

 兩人搬了木梯出來,將吊布掛在階簷上的橫樑上面,在吊佈下面放一口洗澡桶一樣大的木桶,往紅苕漿里加水將它稀釋後才開始過濾,這樣才能使渣滓和澱粉分離出來。

 趙慧芳握住吊布上的手柄,不停的來回擺動,楊春燕一邊往吊布里添加紅苕漿,還要不時用木棒攪拌一下,使紅苕澱粉能快速漏出。

 過濾完幾桶紅苕漿,木桶就裝滿了,楊春燕忙把裡面的苕漿舀進桶裡再倒大水缸裡。

 她揉著痠痛的手膀子,想著難怪以後的人即使有磨漿機,也不願自己動手做手工粉條,正是因為做手工粉條太累,她們四個就磨漿濾漿,也要兩天才能幹完。

 張秀香和李秋月挑著最後兩擔紅苕漿過來,“春燕,第一遍濾完了麼?”

 “還有一桶就濾完。”

 做粉條,紅苕漿得過濾兩遍,濾好的漿液靜置沉澱後,舀幹上面沉澱出來的清水,還有澱粉表面的油粉,下層的澱粉取出後濾幹,掰成小塊曬乾了才開始制芡糊,做粉條。

 做粉條,周懷榮和周懷軍做的最好,楊春燕妯娌幾個只需把澱粉做好,剩下的就交給他們,到時候只需幫忙打打下手。

 她記得做粉條的時候,先把澱粉用溫開水調成麵糊,然後逐漸往裡面添加澱粉揉粉,揉好了的粉團不能不粘手才開始漏粉。

 做粉條好的火候也是特別重要,燒火工也是個技術活,一般都是周母在做。

 鍋裡的水沸騰後,將粉團放入鐵質的漏瓢裡用力的擠壓,打擊。

 漏粉的時候,火力不能太大;太大鍋裡的粉條熟的太快,也不能太小,太小粉條容易黏糊結團。

 粉條從鐵瓢的小洞眼裡慢慢漏出,粉條下得太快,發生斷條現象,表示粉團太稀,得摻幹澱粉再揉,使粉團韌性適中;如下條困難或速度太慢,粗細又不勻,表明粉漿太乾,應再加些溼澱粉……

 粉條進入沸水鍋後煮熟後,撈入灶臺邊裝有涼水的大木桶裡降溫,再用剪刀剪成合適的長度,放入大木盆裡,再次用冷水降溫。

 將粉條在盆裡不斷擺動,直至鬆散為止,然後整理成束穿到竹杆上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