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988章 崇禎的封賞(一)

  除了公、侯、伯,明朝還有四等勳官,分別是:上護軍(正一品)、護軍(從一品)、上輕車都尉(正二品)、輕車都尉(從二品)、上騎都尉(正三品)、騎都尉(從三品)、驍騎尉(正四品)、飛騎尉(從四品)、雲騎尉(正五品)、武騎尉(從五品)。

  張國維作為大明的禮部尚書,對於明朝的爵位禮制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但是對何人到底給予什麼樣的封賞,張國維是有點吃不透的。

  畢竟大明自開國以來,二百多年,歷經朱元璋開國之戰和朱棣的靖難之役,也就一共產生了35位公爵。

  洪武和永樂兩朝就有三十個,其他十幾朝也就五個。

  所以在張國維心中,公爵是不考慮的。

  剩下的侯爵和伯爵位張國維就比較糾結了。

  封的太低怕崇禎朱慈烺不滿意,封的太高,怕其他人不服氣。

  這是一道兩難的題目,但是張國維卻不得不回答。

  張國維咬了咬牙後,直接豁出去了。

  “回稟陛下,臣以為,以親衛營總督孫傳庭、右衛營總督黃得功、驍騎營總督曹變蛟三人均參與第一次、第二次遼東之戰,對於平定建奴之亂,戰功斐然,可封三等伯爵,左衛營總督李定國、北海艦隊總督戚振威,雖參與第二次遼東之戰,頗有功績,但資歷尚淺,封伯爵有失偏頗,臣以為可以加柱國勳。

  其餘各總兵、指揮使可戰功多少加勳,指揮使以下將士,按照戰功晉升。”

  張國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說完之後直接作揖行禮,低頭不言,等候崇禎發話。

  對於張國維的建議,朱慈烺覺得中規中矩吧。

  畢竟在明朝封公爵和侯爵還是非常困難的,一般都是開國功臣。

  像于謙在土木堡之變後,挽救大明江山社稷這麼大的功績,都沒有得到任何爵位的封賞。

  朱慈烺沒什麼意見,崇禎倒是不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