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系修士重返地球六十年代 作品

第185章 參考袁楓的意見

  “編織上需要編織技術指導吧?處理原料也需要原料技術指導?少一環你也幹不起來。我怎麼不把我媽我二嬸加進來?我媽她們不懂,加進來有什麼用。”

  “這倒也是。這個以後再說吧!你先說說,這個編草工藝品真的能賺到錢嗎。”

  “不僅僅能賺到錢,而且風險低。咱就說之前我說的那幾個行業吧!糧食加工,需要糧食吧!現在人都吃不飽,哪有糧食可以加工。而且縣城有成熟的糧食工廠,已經形成壟斷了,咱們生產那點糧食,哪夠和人家糧食加工廠競爭的。只怕長毛了也賣不出去。

  養殖業,按理說也行,但養殖業同樣面臨相同的問題,就是糧食問題。沒有糧食喂,怎麼養殖?而且就算有糧食喂,養殖這東西風險大。正所謂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養殖風險大容易賠錢也白費。

  採集倒還可以,按理說靠山吃山,咱們這山多,山上倒是有不少好東西。但問題是這幾年大家都餓的不行了,附近山上已經沒啥能吃的東西了。遠地方就算有,但也沒有那個體力了,幹活都沒力氣,還哪有什麼體力去採集。

  最好的辦法還是手工業,燒磚燒缸什麼的,這些東西不吃糧食,不吃料,也不容易壞,按理說可以考慮考慮。但燒磚燒缸對土質有要求,咱們這個地方只怕是沒有能用的土,所以咱也幹不了。

  眼下最好的辦法還是手工編織業。首先這個行業,使用的原料是草,而草的成本是很低的,草加工成產品以後,不像糧食,賣不出去容易變質,保質期還長。關鍵是咱們省產草,這不用從遠地方進草了,成本相對較低。只要能夠保證質量,我保證肯定能銷售出去。

  而且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集體企業能發揮出集體的力量,提高了社員的整體收入,同時帶動了閒置勞動力,總體就是一舉多得。

  到年末各個生產隊一評比成績,德福叔能帶動整個生產隊致富過上好日子,那不就是真正的公平主義社會美好藍圖嗎?誰能發揮出集體的力量,誰能帶動集體致富,誰才是真正的好帶頭人。到時候公社領導不得天天把你推到第一線,讓所有人都來學習你嗎。到時候別說什麼大隊長了,甚至公社副社長,社長你也是有可能的。人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想的遠一點。”

  “哈哈哈哈!你小子!”劉德福聽到自然是笑的不行:“不錯不錯!你說的還真挺有道理的。你說的太對了,能帶動集體致富的生產隊長,才是真正社員們的好帶頭人。那就研究研究吧?”

  “研究研究肯定沒錯。”

  “對了,不知道成立這麼一個集體作坊要投資多少錢?咱們生產隊這幾年不景氣,公積金也沒有多少了,投的太多,只怕投不起。”

  “就是進一點原料的錢,也就是進一點草和竹子什麼的,也沒幾個錢。但需要一個工作的場地,怎麼也要有兩間大一點的房子吧!還要收拾的乾淨一點。因為我說的產品走的是精品路線,產品要乾淨,弄的太髒不行,看著就噁心誰能買。”

  “那再想辦法吧!不行把隊部的房子騰出兩間來。這樣吧!我下午就組織幾個生產隊的幹部好好商量一下。對了!你什麼時候回縣城?”

  “禮拜天下午回去!”

  “那下午你也過去!我怕這些種東西,我說不明白,還是你來說吧!”

  “沒問題。”

  ……

  袁楓離開了劉德福家。

  回到了自己家。

  隨後就把全家人都叫到了一起,把剛剛在劉德福家說的事情又說了一遍。

  幾人當然聽的是目瞪口呆。

  袁楓看向了於炳忠和袁海霞:“姐姐姐夫!這次我可是把你們兩個都給推薦上去了。如果這個合營項目要是能夠成型,你們以後就是技術員了,就不用下地幹活也能拿滿工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