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奇 作品

第164章 玻璃的製作和大明工業

  “是,兒臣這就去找胡相商議。”

  朱標躬身。

  朱標離去之後,朱元璋看著桌子上的摺子暗暗出神。

  “王伴伴。”

  朱元璋喊道。

  “老奴在。”王景弘進殿。

  朱元璋一下子又沉默了下來。

  沉默了一會,他擺了擺手。

  王景弘退下。

  朱元璋自顧自的道:“老三啊,這次老子就要看看……你這把刀,鋒利不鋒利了!”

  ……

  朱棡在王府忙著燒玻璃。

  一個多月前,他找到了那些送賀禮的廣州商人,讓他們從廣州給自己帶來純淨的沙子。

  而朱棡著手燒玻璃,其一是為了建立暖棚,其二是為了……,嗯,秘密。

  天氣炎熱,朱棡從軍械監那邊帶回來焦炭正在一個坩堝之中熊熊燃燒,下面連接著一個很大的鼓風機,不斷的拉動風箱,坩堝之中的火勢就越來越猛烈。

  而在坩堝之中,還有一個小的瓷碗,裡面裝著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等原料。

  朱棡也不清楚會不會炸爐,或者燒出什麼其他的東西,反正他是按照系統提供的單子去放的。

  “此炭,居然真的能將沙子燒化。”

  鐵鉉立於朱棡身側,眉宇間滿是驚奇。

  旁邊,盛庸和張玉也在。

  “這是軍械監鍊鋼用的焦炭,咱們大明的能工巧匠也是厲害,我只是提了提,他們居然真的就做了出來。”朱棡捏著下巴道。

  他倒是有些信服後世人所說的,大明初期的科技水平,是遠超於同等時期其他國家的。

  單拎出來一個鋼鐵生產,大明就已經遠超其他國家,如今朝廷在全國十餘個省份都有鐵礦在開採,其中以山西居多,其次是河南,陝西,江浙,江西,湖廣等地。

  鐵礦廠的數量也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七十多座。

  每年官營產鐵總量也在七十萬斤上下。

  其中鐵佔一半,熟鐵佔三成,鋼佔兩成。

  而且這個數字,正在逐年上漲。

  朱棡想起了自己後世看過的一篇帖子。

  在明朝中後葉,全國的產鐵數光是一個廣東,就可以達到一百餘萬斤!全國的鐵產量更是多如繁星,無法計數。

  保守估計,或許能夠突破千萬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