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重生,我就和高冷美校花追尾了 作品

第232章 迎來最大的一筆廣告合同

  隨後他又跟白玉琴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主要是聊電子商務一號店所需要的組織架構。

  白玉琴提議首先需要財務部門,法務部門,還有供應鏈部門和技術部。

  那麼第一步就很明朗了,就是招兵買馬。

  這個年代互聯網招聘處於萌芽階段,尚未完全流行。

  人們找工作往往都是在報紙的夾縫處,還有電線杆尋找招聘信息。

  白玉琴提議用報紙來刊登廣告。

  許揚同意了這個建議,現在身邊沒有完全可用的人才,趙學超和王永清又不懂這些,只能讓白玉琴抽空去跑一趟。

  白玉琴在草稿紙上列算了招聘的條件和信息。

  許揚說道:“最好招聘應屆生或者剛畢業沒幾年的往屆生,不要招聘歲數太大的。”

  白玉琴手指拿著圓珠筆,好奇的問:“為什麼?按理說年齡大點的應該更成熟啊。”

  許揚壓低聲音:“年齡大的不好管,上班的時候容易混日子,也輕易不會被洗腦。”

  白玉琴扭頭看一眼正在電腦前忙碌的靳明川和郭雨桐。

  她恍然大悟,怪不得許揚之前招聘的都是學生,甚至還都是在校生,原來是為了這個啊。

  招聘管培生是一把雙刃劍,用對人,可以花最少的成本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用錯人,會起到反作用。

  聊完招聘信息,白玉琴跟許揚聊起一號店主要賣什麼?怎麼賣?

  他們沒有完整的供應鏈渠道,上游廠商會同意賒賬模式嗎?

  如果對方不同意賒賬,那麼他們就要用現金流來拿貨。

  白玉琴問:“你在不依賴融資的情況下,有那麼現金流嗎?”

  許揚:“沒有,所以我們賣3C數碼,先從耳機,存儲卡,mp3,收音機,充電器這種小品種開始,這樣我們不會有很大的壓貨風險。”

  白玉琴明白了。

  許揚心裡計算著狗東的發展模式,這個時候狗東還是一家主要賣Cd光盤盒刻錄機的公司,非典對線下門店打擊巨大,導致他們積壓了一大批貨在倉庫。

  也是這個時期,東哥讓員工在網絡上發帖子推銷光盤,等到三月份,東哥砍掉了線下門店,開始主攻線上。

  許揚現在的優勢就是熟悉後面每一步互聯網的發展脈絡,可以少走無數的彎路。

  他的要求不高,只要把一號店運營起來就可以吸引vC投資。

  等那個時候,要麼選擇繼續幹下去,要麼賣掉公司,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