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幽燕鐵騎踏天下 作品

第374章 出兵前夕,商討戰略對策


                 聽到戲志才的解釋,武靖緩緩點了點頭。

  其實就這件事情,武靖也遲疑過。

  這個盟主當與不當都有好處,但是同樣,也都有弊端。

  當了盟主,此戰獲取的所有戰功,都會有盟主的一半。

  說白了,此戰無論打成什麼樣,功勞最高的永遠是這個盟主。

  只需要在後方調度,甚至都不需要出面,就可以獲取功勳,等此戰結束,封侯拜將更是輕而易舉。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如同方才戲志才所言一樣。

  聯軍所有的事情都要找你解決,若是解決不好,就會落下把柄。

  若是袁家在背後煽風點火,敗壞武靖的名聲,絕對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武靖的惡名傳遍整個大漢。

  這不是武靖想要的結果。

  而不擔任盟主,優點就是方才戲志才所言的那樣,不用負責任,只需要殺敵立功就可以了。

  只要爭得先鋒的職位,不愁得不到好處。

  但是缺點同樣存在,那就是被盟主所掣肘。

  你不可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若是盟主有令,你必須要遵從,否則就會落人口舌。

  若是按照歷史發展的那樣,董卓火燒洛陽逃走,搞不好袁紹還會將這個責任推到武靖的頭上。

  誰讓你不服從盟主命令的?

  若是服從盟主凋令,肯定就不會變成如此結果了。

  至於袁家會不會做出如此苟且之事,這一點武靖深信不疑。

  畢竟,歷史上的袁家就是做出了此等事情。

  想到這裡,武靖長嘆了一口氣。

  “也罷,這個盟主無論是當與不當,都免不了帶來麻煩。

  不過,若是可以藉此盟主之位,拉攏一下袁家的話,倒也不失為一個良策。

  若是我推崇袁家為盟主,那他們必定會記我的好,日後說不得還要感謝我呢。

  既如此,那這個盟主咱們就不要了!只求一個先鋒之職就好。”武靖說道

  “主公英明!此戰,我等要的是利益,而非那些冠冕堂皇的大義。

  不當盟主,我們可以獲取的利益只會更多!”戲志才輕笑道

  武靖笑了笑,隨後沉聲問道“此戰我帶走三大軍團,只留下玄武軍駐守上谷郡,若是鮮卑來犯,又當如何?”

  戲志才沉思一會說道“主公且寬心,以玄武軍之悍勇,若是守城,就算十萬大軍來襲,也可保上谷郡三個月不被攻破。

  這個時間,足夠我等回師馳援了。

  若是城外陣戰,面對兩三萬鮮卑騎兵不會落下風。

  再者說了,就算于禁經驗尚淺也無妨,有盧公在,足以確保上谷郡安全無虞。

  至於幽州其他地段,除了漁陽、廣陽等地可以確保以外,其他的郡縣只怕就無法保證其安全了。

  畢竟,我們只有一支軍團,無法保全偌大的幽州。

  當然,若是公孫瓚能夠留下,那幽州可無憂。

  只可惜,諸侯齊聚,討伐叛賊董卓,如此盛事,只怕那公孫伯圭定然不會錯過。

  帶兵討伐董卓這時必然的,只是他這一走,幽州以東可就危險了。”

  武靖聞言,眉頭頓時皺起。

  公孫瓚出兵討伐董卓這是必然的事情,此人野心極大,不是安於本分之人。

  如此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公孫瓚怎麼可能會錯過。

  可問題是,現在的幽州,跟歷史上的幽州完全不一樣。

  武靖在,則幽州安。

  武靖不在,幽州必然會受到北方鮮卑的威脅。

  不過還好,現在鮮卑剛剛收服北方草原,這偌大的地盤,足夠讓他們安穩一陣了,短時間不會大規模的南下侵襲。

  最多也就是入侵邊塞劫掠一番而已。

  可問題是,武靖跟公孫瓚都走了,若是鮮卑入侵右北平以東的位置,那武靖麾下的幽州軍根本就望塵莫及。

  等他們支援趕到了,只怕人家早就收拾完東西打包走了。

  沒有公孫瓚的庇護,幽州以東就是一塊肥美的蛋糕,鮮卑隨時都可以南下啃一口。

  但是武靖也無可奈何,總不能對公孫瓚說,害怕鮮卑南下,讓公孫瓚不去會盟吧?

  若是武靖真的如此說了,只怕二人直接就會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