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314 章





當場開始哭著拒絕。




劉徹以前不太喜歡劉據這性情,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主要被劉徹和霍善輪番折磨),劉據已經成熟了不少。他漸漸也接受了這麼個繼承人,現在他年紀不小了,不想為天下操心了。




當然,享受還是要的。




司馬遷這位太史公忠實地記錄了這個父慈子孝的禪讓過程。




據他親筆記錄,當時劉徹這樣和衛青開玩笑:“要是這小子當了皇帝就敢飄,我們幾個老東西就造了他的反去。”




司馬遷本以為劉徹退位以後,衛青這位大司馬大將軍兼國舅會獨攬大權,結果衛青以自己到了退休年齡為由也自請致仕,並且希望以後朝中能明確致仕年齡。




一來不叫昏昧者戀棧權位不肯致仕,一來不叫後來者鬱鬱寡歡無處出頭。




饒是司馬遷與霍善相處久了,已看到霍家人的諸多不凡之處,也對衛青這種說放權就放權的乾脆震驚不已。




世上有幾人能做到這種程度?




事實上衛青能在劉徹手底下當那麼多年的大司馬大將軍,對許多人而言也是極不可思




()議的。




雖然很多人不敢掛在嘴邊,但他們其實都在心裡覺得劉徹其人有些刻薄寡恩,從來只圖自己痛快不管別人死活。




哪怕是他曾經禮遇愛重過的心腹要臣,下場悽慘、舉族夷滅的也不在少數。




誰能想到衛青一個騎奴出身的人能得善終?




這些年想看他樓塌的人可不少。




結果他居然沒塌。




對此,為之高興的有,為之遺憾的亦有。




但衛青本人對別人的想法向來不甚在意,仍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司馬遷突然覺得這個看起長安城中脾氣最溫和、平日裡最好說話的人,其實有著一顆再堅韌不過的心。